科学家发现新冠肺炎血栓可能原因,或与抗磷脂抗体相关

患新冠肺炎的众多风险之一是该疾病造成多器官血栓的神秘能力,虽然还有许多未解之处,但密西根大学一项新研究可能找到了相关原因:病毒似乎会刺激人体,让会引发血块的自体抗体产生。

由人体免疫系统发生异常产生、会将自身蛋白质、核酸视为目标的“自体抗体”(autoimmune antibodies)是造成许多自体免疫疾病的元凶,而在这类型抗体中,存在着一种“抗磷脂抗体”会促进动静脉血栓形成。

因抗磷脂抗体造成的自体免疫疾病被称为“抗磷脂症候群”(APS),多好发于年轻女性,在疫情大流行之前,每2,000人中约有一人会患上APS,但《科学转化医学》的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却意外在近半数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检测到这些抗体存在。研究作者、密西根大学心脏病和血管医学专家Yogen Kanthi认为,抗磷脂抗体很可能正是导致新冠肺炎血栓并发症的罪魁祸首,让患者在血栓和炎症反应的恶性循环下变得更为严重。

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172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血液样本,在其中52%患者血液中发现了抗磷脂抗体,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自身抗体注射到研究血凝块的小鼠体内时,他们看到小鼠体内的血栓开始不断形成,严重程度是团队实验以来从未见过。

不论是新冠肺炎或APS,目前科学家尚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体产生抗磷脂抗体,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早先认为,APS的情况有可能是遗传学和环境暴露(包括暴露于某些病毒)共同导致。

除了抗磷脂抗体,研究人员也还发现自身抗体水平与血液中另一种被称为“嗜中性球胞外陷阱”(NETs)间存在联系。所谓的胞外陷阱,是嗜中性球为捕获病毒和其他病原体释放的网状结构,研究作者假设,很可能是自身抗体和NETs共同促进血凝块的产生,但详细内容还得深入研究才能了解。

目前针对重症病例的治疗之所以会使用抗凝血药,主要就是希望减少可能危及生命的血栓风险,但团队认为从研究结果来看,利用“血浆置换术”等抑制或消除自身抗体的疗法或也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因为血浆中除了可能有用的抗体外,也包含这些有害的自身抗体,同样得留待进一步研究来调查这种担忧。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