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转型加速,EMS卡位电动汽车商机

随着特斯拉电动汽车销售成绩优于预期,也引发传统汽车大厂危机意识,多家车厂积极跨入电动汽车领域,使得电动汽车市场前景看好,这也让原本封闭的汽车产业链被撬开,有更多厂商有机会进入供应链一展身手。以EMS厂来说,广达、和硕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鸿海则看准传统车厂必须转型的内在推力,以自家常年累计的零部件开发能力,打造EV软硬件开放平台,欲将特斯拉以外的电动汽车市场一网打尽,鸿海能否通过平台于电动汽车市场取得关键位置值得关注。

多数电子产品市场渐饱和,EMS厂寻求转型

台湾EMS厂的获利植基于要有大规模的商品问市,出货规模一年要有上千、上亿个单位,量不够大,EMS厂就难以通过经济规模获利,从过去的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都是如此,但这些产品经历市场高速增长阶段后,现在都已面临市场饱和,甚至还有竞争者加入,进而发生像是红色供应链的课题。

EMS厂近年为了重拾增长动能、摆脱毛三到四的泥淖,积极切入毛利率较佳、有一些产业进入障碍、需求量很大的产业,像是服务器、车用、医疗等产业。

汽车产业因为安全考量,且已发展数十年之久,产业生态相对封闭,若要打入汽车产业,花个3-5年进行产品认证是非常基本的,不过一旦打进供应链,基本上也就不太容易被换掉,这也是汽车产业护城河的迷人之处。

过去汽车产业与电子产业交集相对较小,因为汽车所需要用的电子组件并不多,但随着近年汽车因为安全性考量以及对于驾驶空间的舒适性要求提升,朝智能化发展为趋势,一台汽车搭载的电子组件数量大幅增加,像是视听娱乐系统、导航、温度、图片监控、安全侦测等传感器或设备等,更甚者像是自动驾驶控制系统也是汽车产业发展重点中的重点,这些都带动车用电子需求显著提升。

随着特斯拉电动汽车销售成绩优于预期,也引发传统汽车大厂危机意识,多家车厂积极跨入电动汽车领域,使得电动汽车市场前景看好,这也让原本封闭的汽车产业链被撬开,有更多厂商有机会进入供应链一展身手。而以电子设计、组装见长的EMS厂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要在汽车电子化浪潮下分一杯羹。

广达、和硕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广达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布局很长一段时间,广达董事长林百里在两年前就曾十分看好电动汽车市场,认为除了特斯拉,包括传统车厂、大型网络服务企业(譬如Google)都会加入电动汽车战场,未来市场增长可期。

据悉,广达目前由广达上海厂交货给特斯拉Autopilot 3.0自动驾驶汽车计算机系统,同时广达也切入特斯拉充电桩的继电器组装。

至于和硕同样布局车用电子已久,之前已是奥迪车载平板的供应商,后来也切入特斯拉供应链,提供中控系统。

和硕先前指出,“和硕布局车载产品已经很久,很多产品已经可以在汽车品牌里面看到,车用电子需要高度自动化生产、不允许人去接触,我们的自动化布局已久,因此在车用电子有很大的进展,获得汽车品牌的订单,自动化以及研发能力达到客户要求,包括台湾厂以及苏州厂都能配合客户需求生产。”

和硕目前车用电子占营收比重还很小,不过和硕认为,客户以及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且客户全球布局之下、产品线增加,将带动今年车用电子营收有双位数增长幅度,明年增长依然可期。

鸿海欲以软硬件开放平台,吃传统车转型商机

鸿海则看准传统车厂必须转型的内在推力,推出“MIH EV软硬件开放平台”,要将电动汽车的各种软件、硬件集成在一块,鸿海指出,要将MIH软硬件平台所有的开发成果,包括规格、参数、软件等开放给合作伙伴,车厂可以在这些基础上,用最少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开发所需要的车型,不论是Sedan、SUV、MPV都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过去汽车业打造平台,需要投入20-30亿美元,耗费4年以上的开发进程,开放平台创建后,开发的资源、时间以及成本都会大幅降低,可能产品开发周期会由4年缩短至2年。

鸿海目前开发的新能源车相关零部件十分多样化,在鸿海科技日展场中,就展示了包括底盘、与美系/ 欧系车厂开发的电池壳体、驱动电机、3D曲面车载玻璃盖板、ADAS控制器等。

其中ADAS控制器采用英飞凌芯片,其他硬件以及软件全部由鸿海设计开发,目前控制器可支应level 2自动驾驶汽车等级,目前已在车厂客户端认证,预计明年随汽车客户发布新款汽车也将同步出货。

鸿海想通过开放平台的创建,吸引更多对于电动汽车产业不得其门而入的传统车厂加入,以逐步站稳成为在电动汽车软硬件市场不容忽视的角色。

鸿海近期在与车厂的合作动作频频,今年以来陆续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签订合资MOU,并与裕隆集团合资成立鸿华先进科技。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指出,目前还有很多间车厂洽谈中,预计今年11月还会再发布合作消息。

鸿海目标两年内鸿华要推出电动汽车,并且要在2027年之前,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要达10%,刘扬伟解释,假设未来一年销售3,000万辆电动汽车,鸿海的相关零部件至少要做到300万辆规模。

EMS厂积极切入电动汽车产业,希望通过长期累计的电子制造服务经验、硬件设计能力,在汽车产业电子化的趋势中,在产业链站稳一席之地,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