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你看懂了吗?其实它提到的时间概念只占真正学说的一小部分!

“时间”是什么?正因为我们对它的认识不多,才促成创作者对于时间的各种创意延伸萌生想法。

本文选自《读懂时间简史的第一本书》,作者李淼是中国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院长及筹建人。这本书则是他写给一班大众关于时间的科普读物。本文中,李淼将以一般读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重新组织和诠释霍金的理论。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给大家前情提要,尽管在自然界中,我们看到的所有物理过程基本上都没有反向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将所有的过程拍成电影,然后倒带,物理学家发现,其实在这些不可能的过程中,物理学定律照样成立。那么,物理学定律照样成立的这些过程,例如热量从温度低的地方流向温度高的地方,为什么没有在自然界中发生呢?这就是物理学家焦虑的问题。

宇宙大爆炸时发生了什么事?

仔细一想,其实问题是这样的:在反向放映的过程中,一个系统总是从更加混乱的状态过渡到更加有秩序的状态,这是熵减少的过程,当然不可能发生。这同时说明了,我们的宇宙本来开始于熵很少的状态。所以,物理学家将这个问题变成了:为什么宇宙在开始的时候熵特别少?

读过《给孩子讲宇宙》的人也许还记得,我们的宇宙开始于一场大爆炸(又称大爆炸),大爆炸发生的时候,整个宇宙被密度非常高的粒子气体充满,那个时候,宇宙的熵比现在小得多。

为什么宇宙会从这样的一个状态开始呢?物理学家必须解释这个问题。后来,物理学家想到一个更加不可思议的解决方案,在宇宙充满粒子气体之前,宇宙还经历了一个更加暴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宇宙在远远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膨胀了一百亿亿亿倍,这个过程叫暴胀

因为它很像金融暴胀,甚至比金融暴胀厉害得多。这个过程是美国物理学家阿兰.古斯(Alan Harvey Guth,一九四七年~)发明的,我这里就不说他为什么会发明这个理论(我们于第三讲中再说),我只是告诉大家,现在多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同意宇宙确实开始于暴胀。

宇宙在暴胀的时候,状态更加特别,也就是说,熵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呢?因为在暴胀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任何粒子,只有单纯的能量。

到底是一种什么能量呢?物理学家至今还没有人弄清楚,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没有粒子只有能量,所以状态很简单。如果有人给你一个空盒子,里面是简单的真空,你能说这个系统很复杂很混乱吗?它的熵等于零。

宇宙在暴胀的时候,虽然有能量,但其实和一个真空的盒子差不多,熵基本等于零。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宇宙开始的时候状态很特别。

正因为宇宙开始的时候状态特别,时间才有了箭头,因为宇宙作为一个系统,只能变得越来越混乱。

心理学的时间箭头:过去与未来

截至目前为止,这一讲谈的都是物理学的时间箭头,现在,我们要来谈谈心理学的时间箭头。

这个时间箭头更加明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只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没有人能够预言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明确地知道过去和未来的区别,这是一个时箭头。

虽然现在科学家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人类的大脑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就是当我们学习和记忆的时候,大脑海中的神经元会形成一定的排列组合,以某种方式相互联接起来。怎么理解这件事呢?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传统的算盘。

本来,当我们被生下来的时候,什么也不记得,就像一个算盘中的所有算珠处于最低的状态。现在,我们向上拨一个算珠,算盘就改变了,记录了一个数字。再拨几个算珠,算盘的状态又改变了,记录一个更大的数字。

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接触外部环境的时候,通过观察和学习,里面的神经元就像算珠,改变了状态,这就是记忆的过程。

拨算珠需要能量,同样,我们的大脑工作时也需要能量。我们学得越多,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大。比如你正在读这本《读懂时间简史的第一本书》,快的话需要一天时间,慢一点可能需要好几天。

你越是集中注意力记住这本书带给你的知识,你消耗的能量就越大。据科学家估计,一个人在认真思考的时候,大脑消耗的能量大约占我们身体消能耗量的三分之一。

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讲大脑能耗这件事呢?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消耗的能量越多,吃进的食物也就越多,排放的东西也就越多,这会造成什么后果?会造成我们环境的熵越来越大。

你看,学习以及记忆的代价,是让我们周围环境的熵变大。换句话说,我们的心理时间箭头,居然和环境的物理时间箭头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不可能预测未来,主要就是因为未来的熵比现在大。其实,计算机的功能也是这样,计算机在存储和运算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在消能耗量。

当然,我们不必太为消能耗量担心,毕竟,太阳还有好多好多能量会源源不绝地提供给我们。现在我们知道了,大脑的记忆越多,存储的消息也就越大。

消息是符号有意义的排列组合

那么,消息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

假如我给你好多字,像这本书一样,四万多字,然后你随便排列,毫无疑问,你不会看懂这本书,因为所有的字都是混乱的。不信的话,我们将上面这段话打散成这样:

“多像这本假书一,四无是混疑你,万你多字,然我懂如你便排列,毫问,不会好看这的随样本给书,因为所字后有如的字都乱。”

“多像这本假书一,四无是混疑你,万你多字,然我懂如你便排列,毫问,不会好看这的随样本给书,因为所字后有如的字都乱。”

你可以仔细对照一下,虽然是完全一样的字,但你看得懂吗?所以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乱七八糟的一堆字不会有任何消息。但是,因为它们很混乱,熵却比较大。熵大而消息少,这是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一九一六∼二○○一年)在一九四八年发现的。香农是美国数学家,在贝尔实验室整整工作了三十一年。

贝尔实验室是一个什么地方呢?它隶属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顾名思义,这个实验室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通信。

尽管香农是一位数学家,但他也研究通信。当时电报还是很重要的通信方式,香农那时要弄明白,怎样才能办到即使电报出错了,也能让接收电报的人看懂。

年轻一点的朋友可能对电报很陌生。其实就是一台电报机,一个人坐在那里不停地按一个电钮,然后电报机通过无线电将一条消息发出去。

尽管电报机和我们现在常用的手机完全不同,但工作原理没有什么特别不同之处。

电报的无线电信号发出去了,接收电报的一方通过电报接收机将无线电信号翻译成文本,就像上面这张图。

我们现在很容易理解香农研究的结果,比方说,我们写一个带有两个字的句子,如果很确定每一个字都没有错,当然这个句子的意思也不会错。

如果这个句子中,每个字出错的几率是一半,那么,这个句子很可能完全无法被理解。他因此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这个公式会告诉我们:一句话里的消息含量有多少。

当然,句子越长,消息量就越大。

香农得到的消息公式,正好和熵相反:一段话的熵越大,消息就越少。你们都听说过“位元”吧?这是香农发明的,位元越多,消息就越多。

相反,位元越少,消息就越少。一堆乱七八糟的字,没有什么位元,熵倒是不小。

总结一下这一讲:在宇宙中,熵总是越来越大,这给时间带来了一个箭头,未来不同于过去。熵变大的原因,归结于我们宇宙在最初的时候,处于一个十分简单的状态。在这个物理时间箭头之外,还存在我们的心理时间箭头,这两个时间箭头正好是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