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SEL1224GM╳风景摄影师王宝国:超广角最适合营造空间距离感!

专精风景题材创作的王宝国老师,是Sonyα系统的资深爱用者,其优异的电子性能与犀利的画质表现让他入坑Sony至今已十余年,也通过它拍出无数震撼人心的图片。而对于Sony最新推出的超广角变焦镜头SEL1224GM,王宝国的使用体验与运用在风景题材的创作心得又是如何呢?一起来看看他怎么说!

SWPA摄影大赛评审、全球华人摄影大赛海外组评审、NiSi耐司滤镜总顾问、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两岸部副主任、新北市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农委会摄影老师、德国Photokina缝卡教学、开发设计摄影器材

我从07、08年有了α850就开始使用Sony的数字单反相机至今。当初选择从他牌跳到Sonyα系统的最大原因,就是Sony相机出色的电子性能带给我十足的信赖感。以往底片相机靠的是机械技术,而进入数字时代后,电子性能才是最重要的关键,再加上Sony一向给人勇于创新的形象,这点从α系统的发展历史确实可以得到印证。

其实如果有在仔细观察风景题材玩家所拍摄的作品就会发现,使用超广角镜头捕捉的视角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因为大家普遍会认为用这类镜头拍照就是应该要包山包海,不过这样做反而容易让画面没有视觉重心,甚至缺乏创意的构图角度。举个常见的例子,拍摄火烧云等大景时,多数玩家往往只注意到中景的地平线与远景的戏剧化云彩,反倒前景甚至是它的轮廓表现却是最常被忽略的地方,这导致画面没有前、中、后景堆栈出来的层次感,这真的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望远镜头会使画面产生压缩感,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广角镜头因其特性,最适合营造“空间距离感”!我一直认为一张成功的风景作品,应该是要从前景的细节纹理开始,引导视觉随着构图安排向后延伸到中景和远景,让画面充满立体感与视觉张力才是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风景的正确观念。

王宝国是相当资深的Sonyα系统爱用者,对于该品牌的优异电子性能与勇于创新风格甚是喜爱。

在SEL1224GM问世前,相信多数风景摄影玩家最常使用的超广角镜头会是SEL1635GM,不过是否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就是当将镜头换成SEL1224GM后,由于视角变得更加宽广,换句话说站在相同位置角度拍摄,照片中的物体会变得更小,所以这时候更应该要注重前景的安排,才能借由空间距离感达到为图片加分的效果。使用这类镜头尤其是广角端(12~16mm)拍摄时,更应该要留意光圈大小、对焦距离与景深范围的关系,当完全了解镜头的特性之后,才能在举手投足间拍到前、中、后景皆清晰锐利的风景作品。

以一颗超广角变焦镜头而言,原本以为广角端做到12mm起又是F2.8恒定光圈,体积应该不小而且重量肯定也不轻,但没想到收到镜头、实际拿在手上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来的重,而且更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与α7R IV衔接之后能取得相当良好的平衡,其配重设计不仅让我在握持拍照时感到舒适,并且也不会有头重脚轻的状况发生,这点对风景摄影来说真的相当重要!因为我们在进行图片创作时有机会使用到慢速快门,若机身与镜头衔接上脚架后的重量不甚平衡,一旦风吹过即使只造成一点点的微震,就会大大影响画面的清晰度与锐利程度,而SEL1224GM无论是在体积重量或与α7系列机身衔接后的配重,都表现得恰如其分,再加上这颗镜头的整体做工维持GM系列的高水准与扎实感,是让人会打从心底喜欢的高质感镜头之一。

王宝国认为以SEL1224GM恒定F2.8光圈又如此宽广焦段的设计,能拥有这样轻巧的体积和重量真的是相当难得,即便是与相机衔接上脚架要进行长曝也能有极佳的平衡。(Sonyα7R IV + FE 12-24mm F2.8 GM,F11、30s、ISO 100)

相较于我之前常用的SEL1635GM和SEL1224G,SEL1224GM具备GM镜头一贯的优异画质这点毋庸置疑,而且比SEL1224G还要好上不少。像是同样用12mm端拍出来的图片,经过放大查看会发现SEL1224GM明显更锐利、扎实,但令我意外的反而是它边角的画质表现,并不会与图片中央部分有太大的落差,实在是颠覆我们一般对超广角镜头的印象,可以说SEL1224GM所拍摄的照片,从中央到边缘的画质都是可以信赖,而且超乎原本预期的,就算接在α7R IV这台高达6,100万像素的全画幅相机,画质也经得起考验。这点对于拍风景的摄影师来说很重要,因为在风景摄影中,直幅算是有经验的摄影师常用的构图手法,而使用像是SEL1224GM这种视角非常宽广而且中央和边缘画质都足够锐利的镜头来说,结合我前面一直强调的“空间距离感”,利用前、中、后景的安排并着重于前景的细节轮廓,以突显整张画面的层次表现,才能完整拍出符合摄影师心目中的理想图片作品。可以说使用SEL1224GM拍摄风景时,更应该要留意脚跟前的景色,借由这颗镜头优异边缘画质的优势妥善且细心地安排前景,让画面有更立体的呈现。

王宝国表示SEL1224GM无论是工艺质感或图片画质都延续GM镜头的高水准,其中边角画质的表现更是令他感到惊艳,几乎与画面中央相去不远的锐利度,只要妥善构图就能用它拍出具有空间距离感的完美作品。(Sonyα7R IV + FE 12-24mm F2.8 GM,F16、1/10s、ISO 100)

超广角镜头因其特性最适合营造“空间距离感”,只要善用前、中、后景的安排并着重于前景的细节轮廓,就能有效突显整张画面的层次表现达到不同的视觉体验。(Sonyα7R IV + FE 12-24mm F2.8 GM,F13、1s、ISO 100)

一颗镜头最理想的光圈设计,应该是当使用最大光圈拍摄时会得到柔和的散景;而缩小光圈拍摄则能获得尾端尖锐不分岔的星芒。不过大多数镜头很难做到两者兼具,通常要顾及散景就会牺牲星芒形状,反之也然。但在我使用过SEL1224GM之后发现它打破了这样的限制,无论使用大、小光圈拍摄都能获得理想结果,开放光圈时的焦外散景相当柔和,缩小光圈后的星芒也表现得可圈可点,虽然尾端不到非常尖锐,但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对于直接拍摄太阳或夜景等类型的题材来说,是有加分的效果。另外,SEL1224GM这颗镜头在抑制色散和紫边的效果表现也让我很满意,尤其是逆光或夜景的画面最能看出与其他超广角镜头的差异,为此我还刻意多拍摄一些照片,按照过去经验,通常在物体高光边缘或明暗交接处容易出现色散或紫边的地方,在使用SEL1224GM拍摄的图片中几乎不见踪影。除此之外,SEL1224GM针对耀光、鬼影的抑制也表现得很出色,以超广角镜头来说有这样的表现是相当难得可贵的,尤其在后期处理上更是让我省下不少时间。

SEL1224GM缩光圈后的星芒形状可圈可点,重点是面对太阳等强烈光源时,对耀光和鬼影的抑制也很不错。(Sonyα7R IV + FE 12-24mm F2.8 GM,F16、1/160s、ISO 100)

王宝国表示SEL1224GM除了抗耀光表现出色之外,对于色散和紫边的抑制也让他十分满意,从图片三个红框处100%裁切可以看出,植物边缘与高光的交界处几乎没有出现色散和紫边。(Sonyα7R IV + FE 12-24mm F2.8 GM,F14、1/4s、ISO 100)

上图三个红框处100%裁切。

以我的习惯来说,每次出去拍照器材都会准备比较齐全,毕竟难得出去一趟,不想留下遗撼,想当然在负重上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这导致器材的携行重量已经到了“克克”计较的程度,尤其很多摄点必须跋山涉水才能到达,不是停好车就可以直接架起脚架拍摄,若器材的重量能减轻哪怕只是一点点,对于长时间背负器材携行的摄影人来说就有很大的帮助。而这颗SEL1224GM的重量是令人意想不到的847克,对比它牌同样是恒定F2.8光圈的超广角变焦镜头,SEL1224GM不仅在重量上占了很大的优势,就连广角端的视角也是同级别镜头中之最(12mm),不仅轻!而且又更广!再加上优异的光学表现,让我非常愿意带着它出门进行图片创作。

在风景摄影的世界中,要取得一幅好画面很多时候必须跋山涉水,而SEL1224GM的轻巧重量让王宝国很愿意带着它前往各地捕捉美丽的景致。(Sonyα7R IV + FE 12-24mm F2.8 GM,F11、30s、ISO 100)

(Sonyα7R IV + FE 12-24mm F2.8 GM,F16、2.5s、ISO 100)

以往还没有这么广的镜头问世时,需要拍摄多张照片再通过计算机后期接图才能达到想要的广度,而SEL1224GM宽达122°的视角,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更多构图需求。再来就是最大光圈值的差异,恒定F2.8和恒定F4足足差了一级,而这可以让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拥有更灵活的运用,例如需要以画质为优先考量时,在快门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用F2.8的镜头拍摄可用更低的ISO感光度换取较佳的画质表现;或者能以较快的快门速度来凝结画面,这对拍摄银河题材上特别有帮助,因为当放大查看照片时,会发现星星相对更扎实,比较不会出现拖拽的现象,而且使用较大的光圈拍摄银河或星空时,星星不仅较明亮,就算长曝星轨,其线条也比较粗且显著。

另外,大光圈的超广角镜头对于拍摄极光也有不小的帮助。要知道极光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动态极光因为会舞动,拍摄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光圈(例如F2.8)来换取较短的快门速度,才能凝结极光的美丽姿态,否则会导致极光糊成一片,进而影响画面的精彩程度,同时并利用SEL1224GM的宽广视角特性,借由前、中、后景的构图安排营造出“空间距离感”,一张动人的作品便精彩可期。

王宝国认为在面对银河、极光等天文题材上,SEL1224GM的F2.8大光圈与达122°的宽广视角,能为拍摄带来更有弹性的运用空间,也能让作品有更精彩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