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技术涉足无线充电领域,帮助低功耗IoT设备充电便捷

2020年5月NFC Forum(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orum,近场通信论坛;该组织负责制定与维护NFC技术标准)发布核准WLC(Wireless Charging Specification,无线充电规范)技术,以提供小型NFC终端设备(如智能手表及无线耳机等)充电便捷。

NFC Forum会员,截至今年5月21日。(Source:NFC Forum;拓扑产业研究院整理,2020/05)

NFC技术标准主要借由NFC Forum制定,初始由Nokia、Philips(2006年更名为NXP)及Sony共同研发且于2004年成立NFC Forum,截至目前会员数已超过120个厂商,且横跨多样领域包含芯片、智能手机、电视、软件及金融组织等;前揭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基础发展,支持13.56MHz频段,传输距离为0.2m,最高传输速率为424Kbps。

此外,NFC技术具备4种模式系为P2P(点对点)、Card Emulation(卡模拟)、(Reader / Writer)读卡器及WLC(即此次新加入非接触式操作模式),关键应用于移动支付、交通门禁及移动广告等快速连接领域。借此观察,NFC技术虽于速度及传输距离均小于Bluetooth技术,然使用2个NFC设备间创建P2P连接之识别速度较Bluetooth迅速便捷,且传输距离小可有效降低干扰;另NFC技术具备单次仅与1个NFC设备连接特性,故安全性较高,适用于传输财务信息及个人信息等,也兼容于RFID技术。

伴随WLC技术核准,应用NFC通信功能扩大提供支持250、500、750及1000mW共计4种功率传输等级,且终端设备仅须内置NFC芯片(毋须加入无线充电线圈),可有效降低成本与空间,未来有望借此支持手机“反向无线充电”功能,以凭借手机即具备无线充电板功能,便捷供给低功耗IoT设备电力。值得留意的是,NFC技术也可运用于防疫层面,其智能NFC标签功能具备“低接触、高安全(防伪、防篡改及温度监测等)、远程医疗”等防疫特性,可运用配置于药品外包装,借由智能手机即可感知。

NFC无线充电与现行Qi技术存在互补关系

相较于WLC规范提供最高充电功率1W,现行无线充电规格Qi已可提供5、10及30W充电功率,然两者无线充电技术因适用场景相异而存在互补关系:

  1. Qi关键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相对较高功耗设备(如Apple mophie无线充电板)。
  2. 低功耗WLC设计则使用NFC设备之单组天线同步进行通信及充电(如智能手表、无线耳机及智能健身腕带等小型终端设备)。

此外,从供给面观察,考量NFC技术已于智能手机领域广为使用,且NFC Forum会员厂商三星之前即于高端机型研发耕耘反向无线充电技术,另小型智能终端设备需求量快速增长(如智能手表自2015~2019年皆呈现正增长超过6千万支出货量),故借由WLC新规范发布,有望使反向无线充电迈向普及(包含低端机型),后势也可留意NFC Forum其他相关会员苹果、Google及Sony等相关厂商动态。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