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杂志何以持续塑造世界经济?

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媒体,在超过150年的历史后,仍然可以影响全球思想,尤其是当数字时代让许多老牌媒体死亡或放弃纸质之际,它却可以愈活愈勇──除了《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的起源反映了大英帝国曾是资本主义的先驱,与伦敦在国际经济中的历史地位,而他们百多年来的故事,则是一部全球经济思潮史。既塑造世界,也被世界所影响。当然,他们始终坚持是自由主义的拥护者。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热烈讨论是否要废除对进口谷物施以关税的“谷物法”。1843年,商人威尔森(James Wilson)创办了这份周报,强烈主张自由贸易,支持废除“谷物法”,提倡市场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laissez-faire liberalism)。

“我们严正相信,自由贸易会比任何事物都更能扩展文明与道德。”威尔森写道。他们当然也反对限制劳工工时,和政府提供福利。

1843年9月2日的《经济学人》创刊号头版。

1861年,威尔森的女婿、银行家白芝浩(Walter Bagehot)接任主编,在经济立场上没有岳父那么极端,愿意支持累进所得税和立法保障工人安全。白芝浩也报道更多政治议题,并运用大量数据文件呈现一个由于“金融、铁路和贸易”而正在剧烈改变的经济,报纸影响力蒸蒸日上。

打着自由主义之光,照在西方政经议题上

19世纪中期是全球资本主义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新政治和经济思潮兴起的年代。那是一个“资本的年代”,伦敦的金融资本力量正在改变世界经济,也是一个“帝国的年代”,帝国主义不断对外扩张攫取经济利益。

那更是一个阶级冲突激烈的时代。马克思用言论和行动推动工人权益和权力,因此称呼这个报纸是“欧洲金融贵族的喉舌”。《经济学人》则反映着当时资产阶级对于民主大众政治的恐惧,主张限制工人的投票权。

进入20世纪,马克思的理念获得些许胜利──劳工获得普选权、罗斯福实施新政、英国工党跃升,《经济学人》也转向务实自由主义,支持政府对工人的福利和医疗,后来更接受凯因斯学派的理念。

冷战期间,世界被分成两大阵营,他们又回到更早期的自由放任经济立场,强烈反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在外交政策上力挺美国──这也是因为英国在二次战后已经不再是帝国,美国成为新的霸权。

70年代时,受米尔顿・费里曼(Milton Friedman)和海耶克(Friedrich Hayek)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所影响,《经济学人》高度膜拜市场自由主义,并在80年代成为柴契尔夫人和雷根总统的“新自由主义啦啦队”。此时是整个世界经济思潮的大转变。

1989年冷战结束,苏联和东欧的共产政权垮台,西方世界洋溢在巨大的胜利喜悦中,学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说“历史终结了”,人们对自由市场的信心达到最高潮。《经济学人》当然更是如此。

翻新老招牌,成功拥抱数字化

在数字化的浪潮下《经济学人》成功转型,在2019年的纸质用户达90万,加上数字用户共超过160万,在美国就拥有近百万用户,可说是当今最成功的新闻杂志。

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和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面临严重的正当性危机,《经济学人》也进入了困惑期:他们无法再像从前那样捍卫自由主义了。他们难得地赞成政府出手援救银行,并同意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已经伤害到经济增长。

再到如今这时代,不论是政治自由主义或经济自由都不断撤退,欧美右翼民粹主义兴起、保护主义再起,自由主义民主受到挑战;许多如普京的新威权统治者掌握权力,而独裁中国则不断在世界扩张影响力。

其2019年的175周年特刊指出,“我们在175年前出现,是为了推动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创造了现代世界,现代世界却反而对抗自由主义”。意思是,“欧洲和美国出现了人们对自由精英的反叛,后者被视为无能或不愿意正视一般人民的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要更新自由主义,以面对新的挑战。

他们面对的另一个挑战当然是“数字风暴”。

事实是,当其他知名国际新闻媒体,在过去20年纷纷下沉──不论是挣扎求生的《新闻周刊》,卖给彭博的英国《商业周刊》,或者早已失去影响力的《时代》杂志。《经济学人》却成功转型,在2019年的纸质用户达90万,加上数字用户共超过160万,在美国就有将近100万用户(比英国更多),可说是最成功的新闻杂志(虽然他们仍喜欢自称报纸)。

关键在于他们发展出难以取代的独特内容:简洁的写作风格,内容涵盖全球各地,让读者一卷在握、了解全球,更打造出精英必读的地位,虽然立场鲜明,但论证理性而清晰。

事实上,《经济学人》自称不左不右,除了绝对支持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其他并不容易落入传统的左右分野。在社会立场上他们反对死刑、支持管制枪支、支持同性婚姻;在总统政治上支持过保守派政治人物如柴契尔和雷根,但也支持过克林顿和奥巴马。

所以,虽然他们的理念在2020年不是一个胜利者,但作为一个媒体,他们却无疑已是这个时代的重要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