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欧美终端市场,制造业出口影响恐Q2浮现

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持续蔓延,严重影响欧美的消费力道,连带台湾制造业出口也恐受到影响。学者指出,终端需求曝光率降低,无法为制造端注入动能。若疫情持续,台湾制造业恐在今年第2季到第3季就会面临出口困境。

今年1月底、2月初,新冠肺炎在中国持续蔓延,一度造成中国超过80座城市封城或封闭式管理,导致运输、物流、仓储零售的困难,开工日程也不断往后延。当时不少在中国设厂的台湾企业担心,引发上游缺料、生产缺工,下游无法出货等人货断流,进一步发生断链。

随着中国陆续复工,产能逐步回升,断链的压力暂时趋缓。然而,欧美的疫情在3月开始爆发,美国的失业率逐步攀升,影响美国的消费能量,终端的不稳定,连带也对台湾制造业投下不确定因素。

中央大学台经中心首席执行官吴大任受访时表示,从过去两个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1月为51.3%,2月时疫情已经开始爆发,但仍达52.7%,台湾制造业在2月并未衰退,反而持续扩张。此外,2月的外销订单年减0.8%,并未受到疫情冲击而大幅减少。

吴大任坦言,内需型服务业所受到的冲击已经浮现,对于制造业而言,关键的时间点将是在第2季至第3季之间,而决定性因素是美国的失业率。他指出,美需市场的消费力跟失业率是联动的,若疫情持续在美国蔓延,将会使得失业率逐步上升,甚至有人预言失业率将到达10%,届时即便政府提供补贴,但若无法有效刺激消费,将进一步影响消费力道。

吴大任指出,台湾直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占台湾整体出口的比例不高,大约13%左右;而台湾对中国出口占比约40%,但其中有很多中间材,虽然是出口到中国,但最后组装完后仍销往美国。

他认为,目前美国的不确定性很高,台湾短期之内仍会受益于转单效应,2、3月制造业应该还不会衰退太多,但是如果疫情持续,第2季的终端需求开始明显下降,对制造业的出口将会有比较大的挑战。

电电公会理事长李诗钦同样观察到,第2季开始对于制造业而言将是较大的挑战。

他指出,台湾的ICT(通信)产业由于农历年后复工顺利,加上受益于转单效益,与其他产业相比,疫情的影响较小,然而欧美的疫情越来越严重,进而影响终端需求与全球景气,第2季开始的订单就比较不明朗,确实有可能受到影响。

台经院景气预测中心副主任邱达生直言,台湾不见得是直接出口到欧美,但是集成在供应链中的深度,恐怕是亚洲国家中数一数二的,因该旦终端消费市场萎缩,台湾就会受到影响。

此外,虽然由于疫情影响,意外带动视频与远程通信设备的需求,因此部分参与其中的产业确实有利多,但邱达生认为,利多仍不及伤害。

由于世界各国陆续采取锁国或是边境管制的方式防疫,刺激内需成为维持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但邱达生坦言,台湾是出口贸易导向为主的国家,要用内需完全抵销出口衰退的冲击,确实会有难度。因此目前政府端出的纾困措施,主要聚焦在内需产业与中小企业,也是为了先稳定的经济情势。

吴大任观察,这几年来汽车的零部件与车用电子蓬勃发展,不少台湾电子厂商都投入车用电子。武汉本身就是汽车供应链的重镇,虽然随着复工,供应端逐步稳定,但疫情若持续未见改善,人们对于交通需求下降,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制造业,包含汽车零部件与车用电子,可能会首当其冲,台湾厂商也会受到波及。

不过他也观察到,不少台湾厂商身在5G供应链之中,由于这是新技术、世界各国均投入发展,刚性需求并不容易受到动摇,因此受到影响相对较小。

邱达生认为,若是疫情在今年下半年趋缓,世界景气有望复苏反弹,届时将有机会抵消上半年的冲击,虽然不至于完全回补,但至少不会让全年的经济数据太难看。

(记者:吴柏纬;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