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材涂层一路做到水晶体,纳米医材稳居全球龙头

全球每年约有2,700万次人工水晶体置换手术,随着白内障患者年龄层逐渐往下降,眼科商机愈发蓬勃。在台湾,就有一家公司涉足国际市场,在人工水晶体及植入系统占有一席之地。

纳米医材是台湾唯一研发与制造白内障手术用、人工水晶体及植入系统的厂商。一半时间在美国、一半时间在竹北的总经理William Lee,用小镊子夹起只有6毫米的人工水晶体,说起纳米医材的故事。

1989年,纳米医材董事长乐也宏在美国成立高端医材表面处理公司AST Products,专门做医疗器材的涂层。William Lee解释,外科医生将导管插到人体里面,表面需要润滑性的涂层,否则导管材质多是铁或塑胶,很容易拉到病人的组织,必须尽快进去、出来,涂层还不能残留在身体里面。

纳米医材是台湾唯一研发与制造白内障手术用人工水晶体及植入系统的厂商。

润滑涂层保护人工水晶体

由于白内障手术日新月异,眼睛开刀手术伤口越来越小,要把6毫米的人工水晶体放进2.2毫米的手术切口,只能把人工水晶体折叠起来,使用植入器放入切口中,再让人工水晶体展开。

因为必须保护人工水晶体在植入器内折叠起来不会受到任何损伤,进入切口后展开的过程中也不能被刮伤,这时润滑涂层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原本全球最大眼科专业药厂、人工水晶体龙头爱尔康,使用润滑性添加剂,后来发现会随着水晶体进入眼睛、导致术后发炎,1995年因此找上了AST,双方一起合作研发了3年,AST技术转移给爱尔康后,让爱尔康成为业界的黄金标准。

AST后来又发明出更多的涂层应用,目前在全球医疗器材涂层市场占有率第2大,眼科医材涂层更是全球第一大,拿下将近5成市场占有率。

William Lee回忆,2011年,他刚在美国医疗器械学会做了人工水晶体与植入器历史与现况报告,“乐博(乐也宏)跑来办公室,说台湾要来招商,我们有什么项目可以做吗?我回答,那我们做人工水晶体吧。”

William Lee解释,一个人工水晶体需要一个植入器,一个植入器就需要润滑涂层。之后纳米医材成立,在2011年成为第一家进驻竹北生医园区的公司。当时刚刚落成的竹北生医园区还相当荒凉,乐也宏、William Lee、研发长曾文助,3个人就轮流新竹、美国两地跑,回台湾时索性住在公司里面,“当时整栋大楼都没有人”,回想起来虽然辛苦,不过小公司的好处就是,不像大公司做决策需要花太多时间,“毕竟没有去做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

产品多样化取得欧盟认证

人工水晶体分两大类,亲水性与疏水性,纳米医材一开始就选择高端疏水性产品研发,并把美国一家公司的技术转移过来,2013年成功开发出人工水晶体及植入系统,陆续取得欧盟CE、美国FDA认证,以及台湾上市许可。纳米医材再百分之百投资美国AST Products。

近2年,纳米医材又开发出更多产品,包括预装式人工水晶体植入系统取得欧盟CE认证、取得台湾上市许可并纳入医保,以及散光矫正型人工水晶体取得欧盟CE认证、取得台湾上市许可并纳入医保。

William Lee说,可以把人工水晶体想象成与眼镜或隐形眼镜一样,走向多功能,从目前市场8成以上使用的单焦点,到闪光片、多焦点,连全焦段的人工水晶体,纳米都已成功开发出来。

包括植入器也开发出不同种类,以前的植入器是由医生先把人工水晶体折叠放入植入器,而预装式人工水晶体因为已经事先把水晶体放置在植入系统中,减少了医师手术前要自己动手装载人工水晶体的程序,更降低潜在感染风险,能够让手术时间缩短,是新一代产品的趋势。

一直以来,纳米医材以研发为主,到了去年,该有的“菜单(产品)”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要把焦点从研发转到营销,努力销售与提升知名度。

人工水晶体只有6毫米大小,与眼镜或隐形眼镜一样,也走向多功能。

研发有成转首席营销官线看好

目前植入器与水晶体占公司营收15%,涂层占营收85%,涂层在美国制造,植入器与水晶体则在台湾制造。

当然,润滑剂涂层仍是纳米医材的营收主力,William Lee说,现在白内障手术切口越来越小,从以前3.6毫米,到现在一般2.2毫米,最小已经到1.8毫米,随着人工水晶体愈薄、切口可以更小,涂层就不能太厚,以免随着水晶体植入眼睛里时把涂层刮出来,留在眼睛里面。而且,亲水性水晶体必须放在水里面,会导致涂层脱落,又必须用水蒸气灭菌,会把涂层破坏掉。纳米医材也已经克服,是唯一成功做出预装式亲水性植入器涂层的公司。

纳米医材去年营收4.2亿元,去年前3季EPS(每股税后纯利润)1.89元,法人认为以公司多年在美国累计眼科相关专业技术与经验,并拥有高端植入式眼科医材与光学设计开发团队,以及完善的医材品质生产体系,目前眼科革命经济产业才刚刚开始发酵,长线趋势对纳米医材运营相当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