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less曾被视为“下一个阿里巴巴”,为何获软银资金后2年就阵亡?

快速增长曾是创业公司企业遵守的原则,因此他们会大量融资,通过各种低价、免费等优惠吸引用户。然而,这种模式正遭到华尔街的厌恶,也害死了不少创业公司。

以Brandless为例。它是电商创业公司,在2018年获得明星投资机构“日本软银”的2.4亿美元资金,但就是因为接收了这笔资金,造成Brandless的快速倒闭,整个过程不到两年。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要免运费,则需要购买到39美元以上,或者加入会员,缴纳一年36美元的会费。

这也正是Costco的如意算盘:通过会员费、大宗销售制,让顾客每次来都买的多,提升获利。Brandless的做法如出一彻,只是走的是线上有机版。

商品LOGO留白、去掉过度包装,让产品自己说话

虽然同样走品牌电商,但真正让Brandless耳目一新的,是对品牌的新玩法:直接、简单、不拐弯抹角,不过度包装,打出“拒绝品牌税”(为品牌无谓的包装付费)的口号。

根据英国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调查,消费者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一一去看品牌背后的故事。即便看了,他们容易质疑大品牌主打的故事背后的真实性;即便买了,忠诚度也不高。因此,当厂商为了要在太多同质性的产品中杀出血路,纷纷为品牌打造故事、风格、特色包装时,Brandless反而反其道而行—Logo是一个白色方块、商品标签只写了产品名称、重点成分提示(如:有机、无麸质、素食、非基因改造食品),而把Brandless的名字缩到最小。

对于品牌,Brandless选择刻意留白。留白,是为了凸显消费者真正在意的产品成分。节省消费者时间、营造彼此间的信任,也放下品牌一厢情愿的宣传,还给消费者真正在意的“钱”和“时间”。

瞄准只要性价比,拒绝过度包装的务实人群

Brandless的出现,象征了市场上一群“返璞归真”的消费者需求:他们不要过度包装、花俏的品牌故事,也不想为这些包装的品牌付出高价—特别在不需对外展示的日常消费品上。他们只想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实惠的价格,买到好品质的产品。

然而,即便是洞悉到新的商机、创造耳目一新的品牌诉求,“平价有机超市”这条路依然走的危机四伏、竞争激烈。市场既有的玩家不仅巨大,而且屹立不摇:Whole Foods(如今为Amazon旗下公司)以及Trader Joe’s(美国知名连锁有机超市,也走平价路线)。其中Whole Foods有自己的线上商店,并且也可以通过Amazon Fresh和Instacart这类的第三方厂商把生鲜送到家。

要在巨头中杀出重围,Brandless则集中火力吸引这群对品牌不敏感,只在乎产品性价比高的人,打造“省钱社群”。薪资低迷、经济压力沉重,但对生活品质又有要求的千禧时代,正是最核心的顾客。而所有商品3美元的超低定价,已经为Brandless打下基础。除此之外,Brandless还要让所有消费者知道“选择他们,你还可以省到最高点”:每季都会发送消费者“省钱报告书”,上面列有在Brandless购买的产品价格与在其他零售商的价格比较,清楚明白帮消费者计算,在Brandless消费究竟为他们省了多少钱。

被明星投资人青睐,是福还是祸?

但不论如何,Brandless进入的无疑是一个薄利多销的市场,需要长时间的经营、广为人知,才能创建起持续获利的商业模式。面这个后起之秀面对市场上既有的竞争者,如Costco(拥有自有品牌Kirkland)、Trader Joe’s、Amazon Basics(Amazon自有品牌),更是需要庞大的银弹创建消费者对他们便宜又有好货的印象。也正是如此,Brandless在成立早期,就接受了软银高达2.4亿美元的融资,总估值一下子达到5亿美元。这笔融资代表创办人的股份被大量稀释,而软银的持股一下达到了40%。

殊不知,这成了Brandless凋零的开始。

软银与孙正义的大手笔,众所周知。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被投资的公司虽然一下子成为明日之星,但肩上也多了要迅速有亮眼表现的压力,不管是在用户增长数,或财务获利上。

过去,软银看重的是“增长”,他不怕投资的公司花钱,只怕他们长得不够快。也因此,Uber、WeWork过去数年的策略,都以“不惜一切代价增长”作为核心指标:补贴吸引用户、快速拓点扩张。然而,这个“不惜一切代价增长”的模式,从2019年起就开始受到华尔街所代表的资本市场质疑:Uber和WeWork规模大是大,但怎么还是一直亏损?而且随着业务群的拓展,亏损越来越大?而Uber创办人Travis Kalanick和WeWork创办人Adam Neumann的个人争议不断,也让这两间软银手上的明星公司蒙上尘埃。

华尔街投资人的信心像一块金属:可以热得很快,但也可以冷却得很快。他们开始对采用“不惜一切代价增长”的公司反感,用低估值作为厌恶的反扑。不只是WeWork的IPO梦暂缓,去年上市的健身器材创业公司Peloton、今年年初上市的床垫电商Casper,IPO的估值都不如预期(以Casper为例,IPO时的市值,比之前私募阶段还低)。

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让软银也不得不要求旗下公司开始加快盈利速度,而不是一味花钱换业绩增长。

然而,薄利的市场,存亡之间比的是气长。过去2年,Brandless不断通过活动讲座、各处设立快闪店,大手笔来拓展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但距离快速盈利,却还差了一大截。而软银对Brandless当初投资的承诺也大打折扣:当初宣称的2.4亿美元,具美国媒体披露,只进来了1亿美元。剩下的金额,软银要求经营团队完成财务获利指标,才会拨款。创始团队与大股东软银间的关系逐步恶化,创办人Tina Sharkey和Ido Leffler纷纷离职,高层不断换血,让这间创业公司陆续失去活力。最终,大股东软银与其他高层讨论后认为,目前Brandless的商业模式不具“可持续性”,决议在公司现金库存还够支付厂商货款、员工遣散耗时,让Brandless关门歇业。

如果Brandless当初没有接受软银的大手笔投资,以小众路线稳稳的走,如今是否会有不同?另外一家与Brandless概念相仿、同期出道的Public Goods,2016年成立至今仅募了300万美元,后续是否能在这场薄利多销的战场中杀出血路,值得观察。

一个热血沸腾的点子,以冷血务实收场。最后消失的,不仅是创业团队的青春、投资人的血汗钱,还有作为观众的我们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