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低碳神话,数字科技是巨大环境污染源

数字科技减少印刷需求,减少出门购物造成的碳足迹等,带来更多环境效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如亚马逊(Amazon)业务反而增加碳排放,被自己员工控诉,逼得亚马逊首席执行官Jeff Bezos承诺自掏腰包来应对气候变化,不只亚马逊,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科技涌现,数字生态系统统对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增加。

数字科技运行背后造成的污染非常可观,随着越来越多污染数字披露,去年亚马逊承诺到2030年使用的能源将100%来自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日前Jeff Bezos承诺提供100亿美元支持相关研究。越来越多科技巨头不得不承诺,这与科技改善人类生活的理想似乎背道而驰。

存储、移动、处理和分析数据都需要能源。The Conversation报道,最污染的是数据中心。据英国公开大学教授John Naughton表示,数据中心约占数字生态系统统消耗所有能源50%,个人设备使用占34%,负责制造这些设备的产业占16%。去年4月,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用电量占世界2%以上,产生的碳排放量与全球航空业相同。

光是大型数据中心的处理器消耗的能源与1,000万亿瓦以上的大型发电厂提供电力一样多,且数据中心还要额外能源防止服务器和周围建筑物过热。

AI的碳足迹更大,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训练一台大型AI机器产生的碳,平均是一个人终其一生驾驶汽车制造的排放量5倍。而且,这个模型仅与训练大型AI机器有关,这些机器还有多种其他消能耗源的方式。

比特币采矿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并在全球不断增长。根据国际能源局(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数据,比特币开采消耗的能源比包括奥地利和哥伦比亚等国家还多。

即使这些科技大亨承诺对抗气候变迁,但要让数字生活更具可持续性,责任不应该完全由个人承担,各国政府应提供监管环境,要求数字企业使用能源的方式提供更高透明度,以及公开改善做法的可持续性。生产数字设备的公司也要摆脱淘汰计划,如三星和苹果等指标企业承诺制造更持久耐用的手机。

数字生态系统统是人类、数字基础架构和设备相互交互的结果,依赖大规模能源消耗,数字生态系统统在本质并没有环境可持续性。我们需要承认,技术不仅是环境解决方案的来源,且还具有潜在的负面环境影响,唯有如此,人类才能开始有效过渡到更可持续的未来。

(首图来源:Flickr/cosmo_71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