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红斑的死亡消息被夸大了吗?

木星大气中有个巨大的反气旋风暴“大红斑”,自科学家首度观测至今已存在数百年。去年,NASA朱诺号拍到大红斑的宽度萎缩至仅剩地球1.3倍,引发科学界“大红斑即将在数十年内消失”的结论。然而一篇新研究指出,尽管大红斑云层明显萎缩,但风暴本身依旧强大,没有崩解迹象。

大红斑(Great Red Spot,GRS)为木星赤道以南22°一个巨大的反气旋风暴,从外太空看呈现红色,可能和木星高层大气中被太阳紫外线分解的化学物质有关。地球上一场风暴顶多维持数天,然而科学家自1830年起就观察到大红斑这个巨大风暴的存在,至今已超过350年。

不过科学家也不是第一次表明大红斑可能消失的命运了,早在2004年,天文学家就发现与100年前相比,大红斑已明显缩小;自2012年以来,缩小速度似乎正在加快;2017年5月,北双子望远镜观测到大红斑西侧出现钩状云特征,东侧则延伸出一条像飘带的云层。

(Source:北双子星望远镜)

2018年2月,NASA朱诺号拍到大红斑的宽度萎缩至仅剩地球1.3倍,今年早些时候又拍到一片“红色薄片”从大红斑身上剥落;今年5月19日,业余天文学家Anthony Wesley再拍下一张“飘带云”从大红斑脱离的照片。

曾经大红斑的直径是地球4倍多,但如今种种迹象都导致科学家议论纷纷,是否木星最特别的地标即将在数十年内消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家Philip Marcus对此提出相反见解。他在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动力学分会年度会议中表示,尽管大红斑外观正在缩小,但没有证据表明风暴内隐藏的涡旋大小或强度也在减弱中。

Philip Marcus表示,当2个反气旋相遇时彼此会相互吸引,较大的反气旋将吞噬掉较小一个,但这现象并非瞬间发生,较小的反气旋会像云块绕着较大反气旋的外圈移动,直到逐渐融合,而这可能就是业余天文学家观察到大红斑周围的云带剥落现象,不代表大红斑本身正在减弱。

Philip Marcus认为,除非木星发生大灾难改变了大气,否则大红斑在未来几世纪依然会这样不稳定的存在着。想测量大红斑真实大小,天文学家必须关注云层下方的涡旋,只可惜我们很难做到这点,2017年朱诺号数据表明,大红斑的深度可能比地球最深海洋处还要深50~100倍。

(首图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