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DNA加速复制致癌基因,促进肿瘤细胞恶化

正常人类DNA呈现漂亮的双股螺旋状,但癌症患者体内的挨细胞中,DNA形状常变成环状,现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团队新研究进一步指出,环形DNA就像叛变小兵,能加速肿瘤恶化进程,并抵抗现有治疗方法。

DNA(去氧核糖核酸)组成的遗传指令引导着生物发育与生命功能运行,是一种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长链组成之聚合物,长链本身由糖类(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借由酯键相连构成,而两条长链之间通过以氢键相互吸引的碱基缠绕在一起,称为碱基对;排列在DNA单链上的碱基又与脱氧核糖、磷酸组成单核苷酸,每3个单核甘酸组成1个“密码子”,打个比方,类似英文本母排序以形成有意义的单词。

接着DNA在细胞核中攀着组织蛋白(histone)形成染色体结构,细胞核内有46条染色体,如果将单个细胞核内所有DNA排成一条线,则总长超过112亿公里,比太阳系直径还要长2倍。

这种极度压缩的结构让遗传消息高度受控,负责读取与执行DNA遗传指令的分子只能视需求访问某些基因,其他则维持隐藏状态,细胞会在此时借解旋酶(Helicases)和其他复杂机制解开DNA紧密结合的两股长链,防止信使分子乱复制。

然而一组科学团队发现,癌细胞中出现大量呈现环状的“染色体外DNA(extrachromosomal DNA,ecDNA)”,它们会改变癌基因的表达方式并促成更侵略的恶性行为,导致肿瘤增长更快速、还能抵抗外来威胁(如化疗、放疗和其他疗法)。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癌症中的环状ecDNA尽管也缠绕在组织蛋白周围,但结构不再紧密,而是能轻松打开更多位置、让信使分子快速转录和表达遗传消息,这种功能能让肿瘤细胞生成大量恶化的癌基因,进化也快速,从而对环境与潜在威胁做出更有力的反击。

研究强调了癌细胞如何不按常理出牌、不遵守真核细胞正常的生物学规则,由于ecDNA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后就随机挂在细胞内其他DNA片段上,说明癌细胞似乎并不是通过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子细胞,而是借由随机分配带有致癌基因的ecDNA,让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接收到多个拷贝的致癌基因,导致癌症加速发展。

新论文发布在《自然》(Nature)期刊。

(首图来源:圣地亚哥加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