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校的脚步跟不上科技进步,大学文凭的毕业生真的是老板要的吗?

当大家沸沸扬扬讨论108课纲的变化,回头看历经第25个年头的教改,在面对网络时代的冲击下,人才的培育是否有持续跟上世界的转变呢?

教育改革与科技趋势

高中升学至大学,与专科升学至技术大学,分别培育着未来科技的理论研究者,与现行科技的实务操作者,通过现行科技的资金获取后支持新科技的开发,进而突破现行科技的瓶颈,而获取更多的资金,两条教育路线的互补是带动社会增长的正向运行。

广设大学当初立意良善,希望通过高等教育的普及,达到全民知识性的提升,唯执行过程中社会氛围重大学轻技职的心态,并未随着教育改革而改变,技职体系的弱化与边缘化,天秤就在这场改革中倾斜且技职教育人才的流失对产业有着严重的影响,产学落差的断层加深,也导致学界与业界的信任与交互减弱。

回顾企业发展的阶段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在十年前大学几乎都没有设立专业科系在培育,且毕业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的专业职能都有一段落差,根据教育部108学年度大学校院总量增设调整核定表,128个系所停招、添加100个系所、69个系所更名与整合,大学为了因应科技变化与人才需求,快速地调整的科系培育方针,但培育需要时间,无法及时赶上现在科技趋势的快速转变,甚至造成部分科系培育出的人才在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加上网络广布散播与快速取得的特性下,导致知识价值弱化,

“学富五车”已不再是人才评估的核心标准,要如何因应这十年间网络发达所造成的市场快速且多样的变化?回到教育的本质: 教导批判思维与逻辑判断。

于求学时期,老师价值不在于纯粹讲授课本所写的数据,而是以课本内容为基础,从自身视角与观点出发,通过议题阐述、分析、创建脉络与逻辑思考方式,增进学生的理解;至于成人教育除本职学能的精进,还需着重在于其他领域的体验,以增进解决复杂问题的反应速度与能力。

当“学富五车”不再是人才评估的核心标准,要如何因应网络发达所造成的市场快速且多样的变化?回到教育的本质:教导批判思维与逻辑判断。

职场人才所需的批判性思考,与问问题的能力

科技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追求商品极致完美就能受到市场欢迎的成功比例已大幅下降,市场喜新厌旧与追求产品体验的速度急剧增加,职场所碰到问题的背后本质都已是多样因素混杂而成,为快速了解并解决问题,工程师必须知道市场概况、营销人员必须知道财务成本、业务人员必须知道技术等等,至少两个专业知识的认知,成为现在职场所必须。

唯这里所阐述的π型基本需求,并非指着必须拥有两个专业技能,大部分人穷极一生也未必能窥探一个技能的极致,故就如π的外型,找到一个有稳固深耕的专业右脚,搭配一个持续伸展的求知左脚,至于现在大家提到的斜杠,本质还是奠基于专业素养与经验而衍生出跨领域的工作内容,如何快速追求深度的专业?先学习如何问问题与逻辑判断真假及批判的能力,在浩瀚的网络知识库中,必定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