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2年就开了1000家餐厅──云计算厨房佼佼者Rebel Foods的经营法则

食、衣、住、行、育、乐──这些我们每天一定会碰到的产业中,目前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是谁?

答案揭晓:零售业霸主是Amazon、娱乐产业是Netflix、住宿是Airbnb、旅游是Priceline、交通是Uber……清一色都是Internet Company。

而餐饮业霸主则是……麦当劳?

当最有价值的公司几乎都是Internet Company,我们不禁会问:麦当劳餐饮业霸主的地位还能持续多久呢?答案或许可以从今年餐饮业的创投大事看出端倪:

外送市场需求大幅提升态势明显,但更多媒体报道关于Amazon投资Deliveroo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Deliveroo创建的“云计算厨房(Cloud Kitchen)”而好巧不巧,拿到更多资金的Rebel Foods,也正是通过超过200间“云计算厨房”,创建他们的关键竞争力。

何谓云计算厨房(Cloud Kitchen)?

Uber Eats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订单产值达79亿美元,随着外送兴起,“餐厅”之于顾客,是在网络平台上一个“可以下订单的虚拟餐厅”,不必再是传统的路上就看得到的“街边店”。而 “云计算厨房”就是让许多餐饮品牌可以同时运行的空间,但主要提供外送与外带餐食的服务。

“云计算厨房”风潮正带动一波餐饮质变

美国Uber创办人Travis Kalanick在北美所设立的CloudKitchens,在美国正如火如荼的开分店,2019第一季,他们也正式宣布进入韩国市场,在首尔创建据点。

也有一些不同形态的云计算餐厅正在开展,纷纷拿到投资人的资金。例如已进入获利阶段的新加坡的GRAIN,从场地、厨师、外送团队都是自营,今年上半年刚拿到Series B资金。除了Deliveroo,外送平台FoodPanda、UberEats也都着手在测试云计算厨房的模式,今年更会扩大经营规模。

在台湾我们找到在“云计算厨房(CloudKitchen)”领域耕耘一段时间的领头企业“湁湁创灶CloudKitchen”,与他们探讨这改变餐食市场的重要趋势以及关键商机。

以下为我们采访“湁湁创灶”运营副总监吴思旻的访谈重点整理:

“湁湁创灶”CloudKitchen运营副总监吴思旻访谈

“吃”的创新,来自于减法:改变的是“流程”,而非消费者行为!

“吃”是每人每天必经之事。创业公司也深知这点,于是外送平台、“饭友撮合”平台、“去别人家吃饭”撮合平台……各式各样的idea源源不绝,想要发掘并抢攻“吃”这个市场,解决大众在“不同场景”之下对吃的需求。

但其实,人们对“吃”最大宗的需求还是很简单──也就是:“在我肚子饿的时候,能吃到我想吃的东西”。

真正没被解决的更大难题与痛点,其实是在餐厅经营者的“供给端”。

解决没被解决的难题:让“供应端”快速在不同商圈尝试拓点经营

在“食”这块市场,“消费端”真正的痛点其实并不明显;然而以台湾为例,自行创业的中小型餐饮店家,3年存活率仅2成。

“供应端”则面临各种运营上的困境:市场喜好变化快速,许多餐厅开了又关,显现出许多值得改善的空间。

首先,“找据点”便是许多餐厅经营者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接下来投入的固定租金、人事成本、租约等,对于餐饮创业公司来说,都是不小的投资,但谁也不知道这个据点是不是真的对了。

开店之后,厨房设备、销售的餐点类型都是固定的,是否能够迎合客人的口味是个未知数。再者,餐厅老板也几乎都会碰到空间闲置浪费的问题:几乎没有一种餐厅可以一路从早餐做到宵夜。

如果大部分时间大家对吃的要求是“肚子饿的时候,能吃到想吃的东西”,那么人流聚集又装潢精美的餐厅,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所谓的 “幽灵厨房”、“云计算餐厅” 成为今年餐饮业备受重视与讨论的关键话题。

用2年的时间开1000家餐厅?让品牌(Brand)与分销(Distribution)分开经营!

湁湁创灶团队深入研究全球云计算厨房成功案例,他们发现,目前把这个模式发展到最有骨有肉的,大概就属目前估值超过120亿台币的云计算餐厅──印度的Rebel Foods

Rebel Foods的创办人Jaydeep Barman是前英国麦肯锡的Associate Partner,不同于一般开餐厅试水温后再开分店的思维,当Jaydeep回到故乡印度、转换跑道到餐食行业时,就决定要革这个产业的命。

他问了自己跟团队很关键的问题:“要如何在2年内开1,000餐厅,5年内开10,000家餐厅?”2年开1,000家餐厅,这是什么样的开分店速度?

全球最大连锁餐厅麦当劳花了将近15年的时间,开了1,000家连锁。台湾餐饮之光85度C,也花了13年的时间,才开了第1,000家。

但截至目前,Rebel Foods已经实现他们的第一个里程碑──2年内在印度开了超过1,000家餐厅。

因为从传统开设餐厅的角度来看,把食物做好,一个品牌通过开很多的零售点,创造被市场接触的极大化──这样要迅速开分店的挑战非常大。

但Rebel Foods走的不是那个模式。

“品牌”“分销” 可以分工,餐厅品牌便能专注“把食物做好”,而“销售与分送”这件事情,就交由外送平台来做──这衍生出来新的餐厅商业模式就是:“成功的餐厅品牌不一定需要实体店面”

再更一步颠覆的,就是 “数个餐厅品牌,可以共享一个厨房”,让“供应餐食”的成本效率提到最高。

Rebel Foods的“云计算餐厅”,是在单一空间创建数组餐厨料理区,多个品牌能同时运行与料理,客人通过外送平台下订单后,外送人员来现场取餐。因为客人无法真的上门,所以选址不需要拘泥于车水马龙的黄金地段,除了租金较低廉以外,空间的使用效率也能提高许多。

餐厅品牌的质变不仅如此而已,数个餐饮品牌更有效的使用同一个云计算餐厅,这带来极低的创始成本(initial cost),让对食物有理念的品牌经营者有更低的进入门槛,消费者也能在相同价格中享受到更好的餐食,引导这些餐食创业家(Food Entrepreneur)有更好的成功机会── “开餐厅再也不是高资本高风险的业务”。

Rebel Foods简单易懂的商业模式,构建在四大核心竞争力之上:

1. 师法科技业的“品牌与产品开发流程”
2. 烹饪创新中心(Culinary Innovation Center)
3. 泛印度的供应链系统与架构
4. 一条龙式的科技平台

1. 师法科技业的“品牌与产品开发流程”

Rebel Foods在24个月开了20个餐厅品牌,其中7个已扩展至全印度经营。大家会好奇这些餐厅究竟大多是怎样的品牌?是找来大品牌进驻?还是小餐厅老板来试水温?答案:都不是。

这些餐厅品牌,都是Rebel Foods自创的品牌!

Jaydee采用科技公司中“产品经理(PM)”的运行逻辑,每个品牌都由一个品牌经理(Brand Manager)从零开始。

每个品牌都要通过一连串概念萌生想法、开发试作、试营的KPI评分与改善步骤,称之为“市场扩张测试Product-market fit”,通过这些关键流程的品牌,才能够进入Rebel Foods超过200个云计算厨房运营据点。

2. 烹饪创新中心(Culinary Innovation Center)

24个月Rebel Foods的20个餐厅品牌合计推出近300种餐点,由众多专业优秀厨师组成的“烹饪创新中心”(Culinary Innovation Center) 功不可没。

他们像是传统科技业中的工程师(RD)团队,同时也是Rebel Foods的第二核心竞争力来源。

靠着这组专精创新研发的团队,除了确保食物好吃,他们同时还需构建出每道餐点的“可扩张性”──不论是孟买还是新德里的云计算厨房,就算没有厨艺高超的厨师,也能做出相同口味的餐点。

3. “泛印度的供应链”系统与架构

“扩张”绝对是Rebel Foods最重要的DNA,但要达到扩张目的,除了“云计算厨房据点”增加,严谨的“泛印度供应链”是Jaydeep认为Rebel Foods最重要的资产。

印度国土辽阔与复杂人文,Rebel Foods一路打造出食材、加工商、仓储、配送与顾用户群体的扎实网络架构。当品牌与餐点通过“市场扩张测试(Product-market fit)”之后,立即就能衔接上这供应链系统。

4. “一条龙式”的科技平台

Rebel Foods能够横空出世,两年内创造出云计算厨房的扩张版图,除了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外,更关键的是科技应用与导入。“移动科技”引导出来的外送平台跟Rebel Foods有密切的 “集成与串联”,这是客户订餐体验关键。

“自动化餐厨”生产设备让每个餐食操作所需的人力更低,降低在人力招募与训练的成本,也让产出的品质更有一致性。

为了解决一般餐食业常面临的食材浪费、仓储、配送,Rebel Foods导入只在大型企业工厂使用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让每个小品牌也能够实时管里自己的食材与人力以提高利润与效率。

餐厅云计算化,促成“指数型增长”契机

相较于传统餐厅展实体店才能增加营收的“线性增长”,Rebel正式踏上“指数型增长”的列车,这是以往餐饮业几乎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以超过传统餐厅超过十倍速的开店速度,以及极低的创建成本来看,Rebel有机会将服饰品牌的“快时尚模式”复制至餐饮业,形成真正的“快“食”尚”。

所谓的“快时尚模式”,就是服饰企业可以依照市场的需求,做“即时性”调整与生产,以因应消费者对于流行服饰的喜新厌旧。

然而在餐饮领域是否有“即时性”的需求?答案是:Yes!

在台湾曾经流行一时的蛋塔、拉面、韩国烧肉等,快起快落的风潮,让大部分一窝蜂投入的企业都损失惨重,原因不外乎跟风的速度太慢、构建成本高等原因。

而今,云计算餐厅提供了更低的测试成本,以及更快的建设、普及与调整速度,所以未来在餐食上将会有更多可能性。

“云计算餐厅”在台湾的成功方程式=“可靠”+“多样”+“便利”

在台湾,就如文前所提到的“湁湁创灶CloudKitchen”,是由跨领域专长股东所共同打造,有多位杰出厨师与餐饮品牌长期进驻,目前已经有两个据点。根据不同商圈属性构建不同需求的经营模式:

采用“半云计算”经营

可以是专业的云计算厨房,也可以舒适惬意来坐一下的实体餐厅──端看时段与需求的适切性。

例如:中午上班族用餐时段,湁湁创灶可以是纯云计算厨房,提供市场最火热的“健康无添加”、“泰式餐点”与“创新古早味”等不同品牌餐盒的外送;而每到晚上的用餐精华时段,又可以提供厨师做私厨餐酒会── 妥善划分时段经营,提升餐饮经营的平米效。

采“全云计算”经营

湁湁创灶的经营团队表示,在深入研究过全球各种云计算厨房,每个国家的文化、餐食习惯、消费与成本结构都不相同,但可以掌握三个云计算厨房运行的基本原则:

  1. 提供可靠安全的餐食: 因为消费者看不到,因此更要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
  2. 分析各商圈餐食需求的缺口,邀请企业进驻: 提高不同商圈的餐食丰富度,增加顾客的多样选择。
  3. 必须与外送平台紧密结合,以达到其订购的便利性: 外送距离其甜蜜点约3公里,这距离以内才能够达到运送效率与成本的最适化,所以若单从大台北地区这样规模的城市来看,为了完成这密度,未来至少就有几十间云计算厨房存在的空间。
 

若从这些要点来看,湁湁创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反复测试后,已逐步创建自己的核心优势,后续也即将进入快速开分店的过程。

“餐饮业网络平台化”的趋势锐不可挡,餐饮产业的质变正在发生,“云计算厨房”颠覆我们对于餐厅的想象,尝试用新方法寻找餐饮业的新可能。

“我们正处在一辈子只有这么一次的机会点,去改变那已经存在超过千年的餐饮产业。” 湁湁创灶团队这么跟我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