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锁螺丝32年,陪鸿海快攻新制造

8 个螺丝,松开、更换、再锁紧。这看似不起眼的锁螺丝动作,究竟怎么变出一个年营收达亿元的高增长企业?

位在彰化埔心乡的一主机械厂,就是靠着将自动化的大趋势,套进锁螺丝这样的小细节,研发出让模具更换时间从4 小时缩短到最快3 分钟的快速换模技术,让鸿海、友达、海尔、格力、康佳等两岸大厂都成为客户。近年,它更搭上少量多样化生产的工业 4.0 顺风车,近 7 年营收增长 5 倍,成为两岸快速换模系统的领头厂。

它是富伟精机,操盘的灵魂人物,是今年 64 岁的总裁萧文龙(首图中)。

穷农户创业,变两岸换模王

萧文龙自言,他的成功机会源自早年考进建大轮胎厂时的见识。穷农户出身的他,靠着勤奋,从月薪7,000 元的技术员,一路晋升到操盘新生生产线规划、月薪4 万元的设计部经理,也因此有机会到日本等先进国家参展,看到全球汽车业最新的自动化技术。 “各行各业都一样,自动化是必然要走的路。”他在 30 年前得此体悟,决心创业。

当时,他看到塑胶射出成型厂的模具更换过程,因模具定位的精准度攸关产品良率,简单的松开、锁紧动作,全靠老师傅的手感,换一次模就要停机超过4 小时。萧文龙认定自己看到产业空白环节的机会,决定投入自动快速换模系统。

同在早年投入换模系统的百宏机械负责人陈锟淇指出,早期懂模具的,不懂自动化;懂自动化的,又不懂模具,而萧文龙是学机械出身,又有轮胎自动化生产线经验,是市场罕见“两者都懂”的换模专家。所以同样价位,别人开发的系统顶多是手动定位的夹模器,他的产品只要一按钮就能自动定位。更特别的是,当时市场订单量有限,别人多是开店兼卖快速换模设备,但萧文龙却从一开始就做快速换模专门店。

跑得比趋势快,却连亏 5 年

对趋势信心满满的他,遇上了“有观念,却没有市场”的挫败。他创业的80 年代,台湾制造业景气正好,大小工厂都忙着出货,没时间停下生产做升级,且当年人力成本相对低廉,加上单一产品大量生产,模具更换频率相对有限,因此虽然他的自动化产品观念被认同,却苦等不到订单。创业头 5 年就连续亏损,吓跑原始股东,陷入独资苦撑的困境。

面对市场现实,萧文龙只能勒紧裤带,自己“白天跑业务,晚上想设计”,一个人当3 个人用,公司维持不到10 人的最精简编制,勉强度日。但他仍相信自己看对了方向。

“他比别人专业,也比别人更坚持。”熟识萧文龙的老友、机械公会名誉理事长徐秀沧说。

1% 成本设备,帮台商西进

机械公会秘书长王正青回忆,萧文龙当年唯一的策略就是教育顾客,把后来好不容易才挣来的百万元盈余,全花在参展、广告宣传。也因此,在 1997 年吸引到鸿海的技术人员注意,主动上门洽谈合作。

那一年,亚洲金融风暴带来景气谷底,台商被迫大举西进中国扩厂,成为富伟关键转机。

同业分析,富伟的夹模器一组要价约20 万元,仅占总设备采购成本不到1%,却能让模具的换模定位从小时计变分钟计,有用又不贵,是鸿海西进建厂时选上富伟成为配合厂的一大主因。

靠着鸿海大单的加持,富伟身价窜升,如今在冲床与塑胶射出两大领域的台商圈,均取得过半市场占有率。

富伟第二代、总经理萧皕成透露,他父亲早就看到了传统铁工厂内“模具随处堆放,等需要时再凭印象去找”的管理痛点,跨界参考零售业的无人店,发展模具自动仓储管理。

延伸卖服务,大厂抢合作

但早年“跑在市场太前面”的痛苦经验,让萧文龙不再躁进,维持着小而美、约1亿元营收的规模,累积实力。直到2013 年,德国提出工业4.0 规划,全球制造业少量多样化生产趋势明朗后,他才砸下约3 年营收的投资额,在中国淮安扩厂,发展自动搬运车与自动模具仓储,卖起一套要价500 万元起的解决方案。

走进富伟工厂,我们看到建档管理的庞大模具仓库,通过自动搬运车的伸缩平台取出模具,运到生生产线上后,只要一个按钮,8 组夹模器自动精准定位,最快3 分钟就完成,不需要任何一个人。这样的效率,正合少量多样化生产所需。目前已有格力、鸿海等两岸财团在洽谈引进此系统。

虽有两岸合计上百件的专利技术,为富伟创建竞争门槛,不过富伟老客户、协易机械董事长特助曾定宸提醒,快速换模市场已从蓝海,变成“大家都知道”的红海,在两岸取得领先优势的萧文龙,下一步将面临国际杯的挑战。能否摆脱中国供应链,乃至德日大厂的追击,考验他的依然是,如何控好向前冲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