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团队剩下1/2,如何扭转劣势、创153%增长?

“我还没到新办公室,部门人已经走了1/2。”震旦集团云计算业务部资深总监林敬宝回想刚接任的情况。

以办公室设备为主营业务的震旦行,2014年成立云计算业务部。最初起步缓慢,去拜访客户,客户还会反问,“你们还有做软件哦?”

当时他们主要的产品一是线上人资系统,但功能比较阳春;另一项是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系统,包括email、和存储空间等,这些功能市面上还有像gmail一样免费的选择。他说,产品不强、销售不见起色,难怪人心浮动。

接任后的几个月,林敬宝到处和同事聊天,找出组织深层的心态问题。他问业务,客户说系统哪里不好用,再回头问工程师能不能改,得到一句“不行,就是不行。”“客户不喜欢,还不能改?”林敬宝心想,开门做生意,哪有这样的道理。

为了改变工程师的心态,林敬宝让工程师跟着业务去第一线拜访。 回来后问心得,工程师说:“原来我的东西不好用。”现在,业务回来填顾客的心愿单,工程师不再认为是业务找麻烦。

客户的麻烦就是我的商机,推出“管家服务”

林敬宝说,商机不外乎“客户要什么”和“客户怕什么”。 比如他观察到,客服的工作量很重,就嗅到机会,因为“如果客户没问题,怎么会想要打电话?”

林敬宝说,客户买了产品后,起码要摸索两个月,才能顺利导入,中间还要不停打电话找客服,客服把问题转给工程师。但是下次客户有问题,接电话的客服又是不同人了,一来一回对客户和公司都是成本。

所以,林敬宝推出“管家服务”,由会沟通的工程师担任,负责协助客户导入,客户有问题只要对单一窗口,此举缩短导入时间一半以上,不需一个月就能完成。同时,由于多了“导入服务”,客户也心甘情愿多付导入费,两边皆大欢喜。

“每个缺口都是商机,怕麻烦就没钱赚。”

另一个例子是,有些客户采用导入服务后,还是要超过一个月才能完成,他发现这些客户的公用点是数据量大,又采用传统方式整理,所以,他又延伸出数据“整理服务”。通过完善产品功能与导入流程,2017年,客户家数翻倍,增长到240家,使用人次增加了2万6,000人。

以“共好哲学”扭转部门本位主义

打通产品与销售团队后,接下来林敬宝想要借助震旦集团台湾原有渠道的力量,扩大打击面。震旦集团共有4个业务部,各自独立代理不同品牌的复印机。云计算业务部比较特别,与硬件不直接竞争,其他业务部也能卖。

然而,其他业务部兴趣缺缺,因为原本销售的方式,是比照国外企业采每月收费的“订阅制”,对于领业绩奖金的业务来说,用月费比例乘出来的业绩奖金,就像拿到零钱一样无感。

所以,林敬宝松绑订阅方式,改为一年、三年、五年,订阅期愈长,折扣愈多。再把产品分成低、中、高 3 种价位,因为根据消费者心理学,客户多半会选择中价位的产品,果真约55%的顾客选择中价位。不仅给给客户选择权,还大幅增进业务团队诱因。

不仅如此,因为其他业务部的业务没有卖软件的经验,林敬宝还对他们说,把客户找来,云计算业务部的同仁帮你卖,提升各BU渠道的销售分润。如此复制扩大“真的能卖!”的成功经验,各BU渠道带给云计算业务部的营收比例从2016年的20%,增长至2017年的60%,使2017年营收从980万增长到2,500万,增幅达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