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季发10张网银执照,小米、腾讯等29家抢吃

香港将在今年第一季发出纯网银执照,香港当局没有限制执照核发的数量,只针对不符条件的申请者退件。

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大型银行早已掌握大部分的市场,未来取得牌照的公司,将能更轻易地提供客户数字产品以及服务,可想而知,未来在香港,传统银行与科技公司的竞争将越演越烈。

腾讯、小米,都有机会取得牌照

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18年5月,开放非金融机构参与网银申请,截至去年8月,当局共收到29主机构递交网银执照申请,并表示会依照运营模式、业务计划可行性、财务实力、科技应用等因素,挑选最为突出的申请者,预计将在今年第一季,发出8~10张不等的执照。

《金融时报》指出,包括蚂蚁金服、腾讯、小米、众安保险、阿里巴巴等,都是相当有机会入选的公司。

根据高盛的研究,香港有66%的零售银行贷款,都由恒生银行、渣打集团、汇丰、中国银行(香港)这四大银行把持,甚至在信用卡和抵押贷款业务的比例还更高。咨询公司Capco Digital分析师Isabel Wendleken认为:“他们(指四大银行)掌握大部分的市场,对他们来说要改变并不容易,如果网银朝对的方向发展,将能够很大程度颠覆这个行业。”

只有53%的香港人对银行服务感到满意

中国在2014年就批准了第一家纯网银“微众银行(WeBank)”,靠着大股东腾讯旗下通信软件庞大的用户基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纯网银企业。但严格来说,纯网银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

反倒是蚂蚁金服和腾讯这些公司在金融市场掀起波澜,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让多数中国人弃现金不用,年轻一代也都非常习惯在手机、计算机上管理财务,甚至这些支付平台企业,还进一步结合食品外送、社群等服务,跨大生态圈影响力,对多数中国人来说,传统银行的模式已经过时。可以想见的是,当腾讯、阿里巴巴若顺利取得网银执照,将成为传统银行企业最强力的对手。

根据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数据,2018年只有53%的香港人对银行服务感到满意,相较于美国的88%、英国的78%数字算是偏低。香港选在这个时间点开放网银执照,高盛分析师Gurpreet Singh Sahi就点出:“因为大家已经意识到香港落后其他国家地区。”

大举开放申请,反映对于“创新”的焦虑

在英国殖民的背景下,过去香港拥有一套完善且成熟的西方银行制度,与缺乏金融基础建设的中国相比,香港人都能方便的享受金融服务,且香港金融业发展成熟,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然而在金融创新上,香港却不如其他国家来的丰富,从当局大动作开放执照来看,也能反映对于“创新”的焦虑。

此外,纯网银因为少了实体分行,对于监管的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也有一派声音认为,在监管相对完整的香港,若在发展纯网银时态度保守,就有可能导致创新能力不足。无论如何,最终科技巨头若顺利执照入手,就像高盛分析师的评论:“香港会成为银行与科技企业的一级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