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Ear (2) 开箱,设计简约、体验却一点也不简单

还记得先前推出透明手机品牌Nothing吗?虽然Nothing在短时间内将不会推出Nothing Phone (2),不过已在3月底时上市了无线耳机Nothing Ear (2)。

Nothing这次一样延续了透明精神,让Ear (2) 的耳机充电护壳、耳机本体都维持了一定的透明度。不过《科技新报》记者在实际体验Ear (2) 后发现,虽然Ear (2) 外观设计简约,但是在音质的表现上却一点也不简单。

盒内有什么?

Ear (2) 为一款入耳式的无线耳机,因此也与AirPods Pro一样提供了不同尺寸的耳塞选择;一开始预装在耳机上的尺寸为M号,盒内还额外附上了S号与L号的耳塞可供替换。另外还有附上一条C to C编织充电线。

为了要让用户有更个性化的音乐体验,因此也搭配推出了Nothing X App,让用户可以进行聆听测试,或是创建个性化声音设置文件。而盒内的纸卡上也贴心地印上了可安装App的QR Code,直接免去了在应用程序商店寻找App的过程。

Ear (2) 的按压控制手势默认,按两下为下一首/拒绝接听来电、按三下为上一首、长按为切换降噪/通透。如果你想要更改按压控制手势,就得使用Nothing X App来进行设置,左右耳的按压控制手势可以设置不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Ear (2) 的充电护壳上提供了一个USB-C充电端口,不过充电护壳本身也支持最高2.5W的无线充电。如果你本身就是Phone (1) 的用户,也可以使用Phone (1) 为Ear (2) 进行反向充电。

体验如何?

记者本身并没有试用过Ear (1) 与Ear (Stick),因此无法比较Ear (2) 与前二者的音质表现有何差异。不过就以Ear (2) 本身来的体验来说其实还算是满不错的。

像是在人声Vocal方面,记者认为表现还算中上;不过在低音表现上有时候感觉“下不太去”,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可能影响不大;至于在高音表现上算还不错,“上得去”且“不会太硬”。

Ear (2) 与AirPods Pro这一类的产品一样,都是使用耳机柄上的力度传感器来切换曲目、降噪/通透、调整音量等,通过按压的方式其实较为直觉,有些无线耳机是采用触摸的方式,有的时候反而会有些许难操控。

Ear (2) 耳机柄上的金属片就是可按压之处。

降噪/通透

Ear (2) 的降噪功能就整体来说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记者过去使用过几款降噪耳机(尤其是入耳式),一开始都会需要时间来适应耳机“听诊器效应”带来的不适。不过Ear (2) 的降噪模式却没有这样的问题,这对于尚未尝试过主动式降噪耳机的用户来说,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Ear (2) 的主动降噪技术效果可达40分贝;而记者在体验后发现,Ear (2) 的降噪功能是可以直接让你与环境音完全隔离,即便有小孩在旁边大哭也不会影响到自己,可以完全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至于在通透模式带来的惊艳感则没有降噪模式来得那么高,且其实在打开通透模式后与其他人对话偶而还是会听不太清楚。

Ear (2) 在切换降噪与通透模式时有个有趣的小地方,在切换成通透模式时会听到一声小小的女声叹息,而切换为降噪模式时则会听到一声闷闷的“咚”声。Nothing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用户模式切换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入耳式耳机戴久了耳朵可能会有点痛痛的,不过Ear (2) 却没有这样的问题,是一副可以长时间佩戴的耳机。

总体来说,Ear (2) 的表现大约算是中上,以整体的音质表现、设计感来说,Ear (2) 的价格还算是可接受范围内。且外形设计算是相当显眼,走在路上或在咖啡厅中拿出Ear (2) 完全可以吸引旁人注意的目光。

不过Ear (2) 的耳机护壳因为设计的较为方正,相较于一些护壳设计较为圆润的耳机来说,Ear (2) 如果想要放在裤子口袋中行动可能会有些卡卡的,这一点会不会影响携带性就见仁见智。

(图片来源:科技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