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让人见多识广,研究:成瘾与健康代价太高不值得

现代人走到哪都要握着手机,停红灯、过马路都停不下,这已经是一种成瘾。科学家发现,一直看手机会导致真正的多巴胺成瘾、无手机恐惧症、睡眠不足和整体健康状况不佳,即使有了手机之窗让每个人都见多识广,但代价太高并不值得。

现代人活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手机也提供许多好处,例如社交存在感、情感安全和安全感,人们似乎更喜欢间接交流,因为在屏幕后面让他们感觉更受保护。维珍电信(Virgin Mobile)研究发现,与十年前相比,数十亿智能手机用户收到的消息和通知增加427%,用户发送的短信数量也增加278%。

但同时手机导致人类处在一种错失恐惧症(FOMO)状态,无时无刻不在查看手机,许多人可能都经历过无手机恐惧症。应用程序也被证明对人类认知有不利影响,导致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想要了解如何平衡技术的潜在利益和风险。

先前研究发现,18至24岁的年轻人比其他年龄的人更容易有无手机恐惧症。研究人员使用中国一所大学的5,84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来分析恐惧症的潜在影响,包括手机使用习惯、是否认为自己有手机恐惧症、运动的频率、睡眠品质,以及总体身心健康状况。

结果发现,学生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越多,他们报告的恐惧症、睡眠不足和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就越多。相反,花在手机上时间较少的学生,报告出现手机恐惧症以及睡眠和整体健康问题较低。且无手机恐惧症和睡眠剥夺之间有正向关系。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运动也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与一般认为运动可以减轻手机焦虑的假设相反。但是睡眠品质似乎更重要,表示晚上睡得很好的学生,比睡眠不足的学生更能应对无手机恐惧症,证明睡眠可以减轻焦虑的不利影响,以及增强调节情绪的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即使手机让人见多识广,且高度关注世界让发生的事情,但手机上瘾成为恶性循环,让人沉迷于手机消息提供的多巴胺,付出的代价太大,他也提到手机放大的注意力经济,直言人们在这种经济中并不会变得更好。

无手机恐惧症水平及健康后果可以视为流行病。研究作者也提到,在当今环境中,3C保母随处可见,幼儿在移动设备的安抚下长大,很明显,社会已经使这种现象正常化,这是很难改变的。但研究中没有建议手机使用时间的限制,但先前研究发现,最好避免在睡前一小时和醒来后一小时使用手机,另外加上每天至少关闭手机一小时以上,防止自己过度投入。该研究已发表在《资讯系统协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