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旧油田变身,丹麦激活世界第一个国际碳存档设施

减少排放同时想办法去除空气中的碳,才有机会完成气候目标,其中碳存档是目前主流做法,现在丹麦已经将北海一座1,800米深的旧油田遗址作为碳存档场地,是世界上第一个跨境碳存储项目,预计到2030年每年可存档多达800万吨二氧化碳。

碳捕获和存储(CCS)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且成本高昂,目前在欧洲大约有30个项目正在盈匀或正在开发中。丹麦在开采海岸石油与天然气探勘计划50年后,王储下令向北海一座枯竭的油田储层中注入二氧化碳,但与其他存储附近工业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项目不同,丹麦也接受其他国家的碳。丹麦王储在激活典礼上表示非常乐见将二氧化碳送回丹麦地下,造福丹麦、欧洲乃至地球的气候。

丹麦碳存档计划的过程是在源头捕获二氧化后,在比利时的英国化学品公司英力士 (Ineos) 工厂进行液化,然后通过船舶与渠道运输到丹麦存档设施,预计之后可以直接从各国运送二氧化碳到丹麦,不必再经过比利时。丹麦政府目标是2045年实现碳中和,碳存档是其中手段,但由于丹麦存储潜力远大于自身排放量,因此能够存储来自其他国家的碳。

北海枯竭油气田的新命运

北海特别适合碳存档,因为当地几十年前就开始开采石油与天然气,许多枯竭的油气田,科学家对这些地方够熟悉,且也有现有基础设施可以再利用。譬如在丹麦碳存档场地附近,法国能源公司也在探索掩埋二氧化碳的可能性,目标是到2030年每年捕集500万吨二氧化碳。挪威是西欧最大石油生产国,拥有欧洲大陆最大的二氧化碳存储潜力,现在也在使用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目前主要是抵消国内排放,预计几年内就可接收数吨从欧洲通过船舶运来的液化二氧化碳。

碳捕获与存档过程也会排放温室气体,据澳洲智库IEEFA称,捕获和存储二氧化碳的能源密集型过程本身排放的气体相当于捕获气体的2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国际能源局(IEA) 仍然认为碳捕获是达到气候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

碳墓地可能变不定时炸弹

根据欧洲环境局(EEA)的数据,欧盟成员国仅在2020年就排放37亿吨温室气体,如果想实现气候中和,到2050年欧盟27国每年需要捕获和存储约3亿吨二氧化碳。包括美国和欧洲多国政府已经为碳捕获和存储(CCS)预留大量补贴,但它远非避免暖化的灵丹妙药。

美国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分析师点出碳存档的风险,除了成本昂贵之外,因为地下条件可能完全不一样,因此每个计划都需要定制化,而且无法确定是否会再次释放二氧化碳,例如发生地震。他形容碳存档技术等同当地下设置一系列碳弹,这些炸弹可能会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点爆炸。

(首图来源:Flickr/Lars PlougmannCC B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