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刺激,东欧军武产业时来运转

俄乌战争开打,各国支持乌克兰大量武器,国内库存耗尽,纷纷要增加订购补充,这给了东欧武器厂冷战以来前所未见的商机,订单滚滚而来忙着制造枪支、炮弹等军需物品。

从2022年1月24日俄乌战争开打,至10月初的统计,军事物资援助最多的国家当仁不让为美国,其次为英国,波兰占第三,而捷克占第九。东欧国家对冷战期间被苏联划进铁幕还心有余悸,对俄罗斯的侵略野心,比起西欧国家更为紧张,因此对俄乌战争特别关注。

危机也是转机,俄乌战争尽管给东欧国家带来风险与麻烦──例如波兰边境地区受到俄国断绝天然气供应,取暖能源大受影响,什么都烧的结果是空气污染爆表──不过,东欧过去冷战时代遗留,在后冷战时代挣扎求生的军需产业,则时来运转。

欧洲国家在战后受到美国的保护,冷战结束后,更进入严重的“和平白痴”天真状态,认为世界上不再会有重要战争,至少与欧洲无关,国防预算可以省下来,用来发布更多福利,反正天塌下来有美国顶着。这种态度导致美国三番两次严厉要求北约欧洲国家要提升国防预算到约定的GDP 2%,各国都置若罔闻。

俄乌战争把这些国家通通打醒,现在大家都认为要进行必要的国防投资,纷纷提高国防预算,以德国为首将国防预算提升到GDP 2%,而各国多出的大笔预算,就成为军武产业的庞大商机,波兰国营的波兰军备集团(Polska Grupa Zbrojeniowa,PGZ)就摩拳擦掌,认为这是打入新市场扩张出口营收的大好时机。

东欧国家生产军武始于19是既捷克的Skoda为奥匈帝国生产武器,冷战时代,波兰成为华沙公约国家的第二大武器生产国,与东欧各国的军武厂一起供应冷战的庞大武器需求。铁幕垮台后,北约东扩,这些军武厂失去苏联与铁幕市场,被迫现代化,但是要生产苏联时代武器仍然不是问题。

捷克想向世界展现是良好军武合作伙伴

波兰军备集团旗下有50家子军武厂,制造从装甲运兵车到无人机系统的军武产品,并持股更多家军武供应链,如今计划于接下来10年内投资80亿兹罗提,这比原本俄乌战前设置的目标倍增,其中也包括将生产线搬到远离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地区以策安全。其他东欧国家军武厂,不论是波兰其他厂,还是斯洛伐克、捷克,也都正扩大产能,积极增雇员工。

俄乌战争开打后,虽然乌克兰希望取得西方军武,但是救急最快的还是传承自苏联时代的俄系军武,乌军马上上手,可以无缝接轨,因此东欧各国与军武厂也趁机将老旧库存大清仓,源源不绝的军援协助乌军用火力抗衡了俄军。老旧库存都给完了以后,接下来就有两个路线:要不要生产补充?还是就改制造新款吧!

波兰军备集团打算2023年生产1,000具闪电便携式防空导弹(Piorun),相较之下,2022年只生产600具,先前则年产仅300~350具。2023年的闪电产能并不只有为了乌克兰。除此之外,还将出货火炮、迫击炮、榴弹炮、防弹背心、小型武器与弹药给乌克兰。预计2023年将大发利市,超越战前对2022年设置的年营收67.4亿兹罗提目标。

捷克也磨刀霍霍,身为历史上的传统军火制造国,捷克认为自己有充分的人才与物质基础扩张产能支持乌克兰战争以及之后的国际军武需求,是向全世界展现捷克是良好军武合作伙伴的最佳时机。乌克兰自捷克收到500亿捷克克朗武器与装备,其中95%都是商业出货,这推动捷克军火出口于2022年将达1989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记录,增加了许多就业与产能。军援乌克兰不仅为了乌克兰,也是为了掌握捷克军火工业30年来难得的天赐良机。

捷克最大弹药厂STV集团计划添加小口径武器弹药生产线,也考虑扩产大口径武器弹药产能,在疫后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 STV集团打算向增长趋缓的汽车产业下手,从中挖角劳工。

捷克斯洛伐克集团(Czechoslovak Group)旗下有装甲步兵战斗车厂神剑军(Excalibur Army)、塔川卡车(Tatra Trucks)、塔川国防(Tatra Defence),在俄乌战争助力下,2022年上半季营收较前一年同期将近倍增达138亿捷克克朗。该公司将同时增产155毫米北约口径规格弹药,以及152毫米东欧规格弹药,也将生产步兵战斗车与苏联时代的T72坦克。

对捷克来说,生产武器供应乌克兰,不只是一门赚钱生意,大多数捷克国民都还记得1990年以前红军曾经占领捷克,可不希望俄军接近捷克,最好就是让乌克兰挡住俄军、将俄军逐退,赶得越远越好。

(首图来源:Flickr/manhhai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