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疏散星团恒星动向,新观测支持无需暗物质的引力理论

天体物理学家在分析一些星团时观察到令人费解的行为,似乎违背我们对宇宙尺度引力的理解,甚至更符合修正牛顿重力理论:一个排除暗物质的理论。

疏散星团是一个巨分子云中短时间内诞生的数百~数千颗恒星集团,目前银河系内已发现超过1,100个疏散星团,它们环绕银河中心运转,恒星之间只靠微弱的引力维系着。多数情况下,疏散星团在崩解前只能存活几亿年,而该过程容易丢失恒星,后者会分岔堆积成2条“尾巴”,其中一条尾巴被拉到星团后面,另一条则像先锋带头。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这些恒星在丢失过程中会出现于哪条尾巴属于“偶然性”,所以2条尾巴通常包含差不多数量的恒星。然而在德国波昂大学团队的分析中,却发现疏散星团的前尾恒星数总是明显比后尾多。

过去,天文学家很难从一个星团附近数百万颗恒星中,确定哪些属于星团的尾巴,因为这必须确认所有天体的速度、运动方向和年龄。但波昂大学亥姆霍兹辐射与核物理研究所Pavel Kroupa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能准确数出星团尾巴恒星的新方法,据此调查5个疏散星团,分析结果显示与当前理论矛盾。

相反地,修正牛顿重力理论(Modified Newtonian Dynamics,MOND)指出恒星可以通过2个不同的“门”离开星团,一个门通向后尾,另一个通向前尾,然而前者比后者窄很多,所以恒星不太可能通过它进入后尾、团队再根据MOND理论计算预期的恒星分布,模拟结果与观察结果非常吻合。

如果MOND理论受到支持,它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动摇天体物理学——该理论宗旨为暗物质不存在。不过,MOND理论目前仍是边缘人,尚未被科学界广泛接受,研究人员正在尝试以其他方法进行模拟,希望未来找到更多支持或反对MOND的证据。

新论文发布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首图为Pavel Kroupa教授,来源:波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