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绿色革命,鸿海端出哪些减碳策略让地球从零出发?

永续发展观念近年更加普及各国政府及企业,净零碳排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全面冲击各产业,许多国际知名大厂也制定出自己的计划;尤其是消费性电子大厂苹果(Apple),更是积极推动净零目标。

众所皆知,苹果制定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同时也会在每年世界地球日前(4月22日),发布过去一年净零碳排进度。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不仅自身积极推动净零碳排,也要求合作供应厂商必须一同加入;在今年4月公布的资料显示,苹果已有超过200家供应商承诺将会转为“仅使用洁净能源”,且预计将使用近1,600万瓩的清洁能源电力。

从苹果态度可以看出,“净零排放”不再被视作环保议题与道德行动,而是已经深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而在苹果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科技制造服务商的鸿海,更是积极抢搭这波绿色浪潮;一方面是为了开拓新商机、实现永续运营,另一方面更是要构筑“绿色门槛”,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

开源、节能并行,鸿海力拼2050年净零

应对全球气候变迁影响,鸿海于2020年11月提出2050年价值链净零排放目标,并于2021年1月向科学基础目标倡议组织(SBTi)提交符合1.5℃ 温升路径之减排承诺书。

鸿海环保长洪荣聪接受《科技新报》专访时指出,鸿海净零步骤分为短、中、长期,2050年净零排放是最终目标,而在这前提下,鸿海制定了以2020年为基准,每年降低4.2%碳排的计划。短期(2025)年要减少21%,而若以十年为中期计划的话,预计2030年要减少42%,2035年则是要降低63%。

鸿海为净零排碳拟定短、中、长期目标。(Source:鸿海ESG报告书)

不过,要实现减碳目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鸿海究竟有何策略?对此,洪荣聪透露,简单来说就是“开源、节能”。

首先是节能,鸿海在这方面共有六大重点工作规范,分别是遵循政策法规、技能提升、绿色体系推动、能源管理认证推动、节能诊断及实施节能工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有制程的节能改善、空调/照明改善及其他改善。

举例来说,鸿海会针对自身厂区、办公大楼等实施技术改进、设备改造及汰旧换新、建设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等;或是进行工业节能诊断,针对主要制程、重点用能系统、关键技术装备等的节能诊断,并推动技术咨询与技术改造提升。借此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效水准,以达到减碳目标及降本增效。

洪荣聪表示,节能的第一步会查看所有设施一遍,例如照明设备、空调机组、制冷制热设备等。再来是针对可以改进的地方升级,像改用服务马达、空调主机换成磁悬浮机型等。

“总之,我们节能会从公共区域一步一步地往产线收拢,冷气、照明都是能耗特别大的部分,会先抓这些“大头”。”洪荣聪说。

未落实节能,鸿海会针对能耗较大的设备先行改善。(Source:鸿海ESG报告书)

此外,鸿海也会针对内部员工展开专业技术培训,包括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借此提升内部员工对气候变迁的认知,培养节能减碳专业人才。

而每年年初,鸿海也会拟定该年度节能目标,并传达至各业务群,实行奖励的措施,促进各次集团、各业务群进行节能技术提升。鸿海也严格执行节能稽查,节能减碳功能单位每年会定期审核与审查各项项目的能源使用情形是否完成节能减碳的目标。

至于开源,其实就是寻找绿色能源。洪荣聪说,制造产业的主要碳排来自于用电能耗,所以基本上只要能用到零碳的电力(也就是绿色能源),就能更顺利的达到零碳目标。

所以,鸿海积极寻找绿色能源,像是通过自建、收购方式增加屋顶式与地面式太阳能电站设备容量,以及直接购买其他清洁能源。例如,鸿海在今年宣布与森崴能源子公司富威电力,共同签订绿电采购合作备忘录。另外,鸿海台湾厂区规划今年将采购约236万度(kWh)绿电,并逐年增加采购量,预期至2030年累计达约7,000万度(kWh)绿电,相当于减少约35,140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

鸿海与森崴能源子公司富威电力签署合作备忘录。(Source:鸿海)

独减也要众减,鸿海协同供应商打造零碳供应链

不仅如此,鸿海除了自身致力减碳外,更要协助供应链伙伴一起达标。鸿海针对供应商制定了三阶段的节能减碳策略,分别是碳盘查、碳减量,以及最终的碳中和。通过碳盘查工作、推动进行ISO 14064-1查证、与协助厂商合作供应链使用再生能源,希望能借此与终端客户共创零碳供应链。

洪荣聪指出,鸿海有专门小组训练、辅导供应商;供应链伙伴若是相关知识不足,鸿海会通过课程加以补足、强化。下一步就是到供应商伙伴厂区查看系统、设备是否有改进空间:有的话就会开始计算减碳投资预算,查看投入成本跟产出成本是否划算。

鸿海不定期举办供应商大会,推行供应链绿色管理。(Source:鸿海)

“减碳也要创建在务实上,不能让供应商伙伴增加太多运营成本”,洪荣聪强调。

当然,鸿海也会为供应商伙伴制定减碳目标,进行绩效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给予“胡萝卜”或是“棒子”。

洪荣聪解释,提供足够的诱因会让供应商伙伴更有意愿减碳。例如,减碳成绩好的供应商可能会获得多一点订单,用这种方式来鼓励;相反的,若是减碳成绩差的供应商,可能就会因此少掉一些订单。

事实上,鸿海在今年5月公布的ESG远程目标中,其中一点便提到,每年评选电子类关键供应商,若推动CSR工作绩差者,年采购总数量或总金额可减少2-5%。

洪荣聪透露,今年鸿海已挑选10家供应商进行示范性计划,协助构建系统,收集供应商资料并分析改进;也会从中挑选几家成果较好的企业,公布在明年的ESG报告书中,以此鼓励,也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供应链伙伴一同加入减碳行动。

落实零碳,不仅为永续运营更要创建绿色障碍

洪荣聪表示,节能减碳长久以来已变成企业的门槛。以鸿海来说,会要求对自身供应商也要实施减碳,供应商做得好做的坏,订单就会有差别。同样地,品牌端客户也会要求鸿海要落实排碳,如果鸿海能做到,同时又做得好,就会成为鸿海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积极推动之下,鸿海减碳成果包括:2021年鸿海节能目标值为5%,而实际节能率为5.56%;展开1,587项节能改造项目,投入新台币17.50亿元,项目涵盖制程节能改造、空调/空压/照明改善与其他改善项目,总计减碳320,925tCO2e,节能效益高达近新台币13亿元等。

“鸿海借此构筑一道绿色障碍,不然大家会说,组装产业就是这么“Low”,谁都可以做。”洪荣聪开玩笑地说。

当然,除了创建绿色障碍外,鸿海也趁势抢攻低碳商机。洪荣聪举例,就像西部淘金时代,不一定每个人都挖的到黄金,但每个人都要买铁锤。如今在减碳趋势下,产业都要发展绿色能源;鸿海发现到了新的商机、立足点来增加新时代的竞争力,创造新产品、新机会,以实现永续运营。

“就好比西部淘金时代,铁锤店卖铁锤让人淘金;那在绿色能源时代鸿海就发展电动汽车、电池、储能设备等,让产业更容易实现节能减碳。”洪荣聪说。

鸿海积极发展电动汽车。(Source:鸿海)

总之,净零减排已成趋势,鸿海也积极乘上这波绿色风潮,从以往消费性电子、云计算网络、计算机终端及组件与其他产品等领域,转向3+3产业发展。如此积极转型,鸿海不仅是要实现永续运营,也趁势创建“绿色门槛”,强化自身竞争力,打造新形态的“日不落帝国”。

(图片来源: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