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辞职”暴红后,为何激起越来越大反弹声浪?

职业倦怠危机下,欧美掀起一波“安静辞职”(quiet quitting)浪潮,这并非真的辞职,而是“奋斗文化”(hustle culture)的相反意思,指上班族放弃积极上进,只想做好份内事。

这词自7月底从TikTok病毒式传播,获得千禧世代和Z时代广大反响;然而《华尔街日报》报道,现在抨击“安静辞职”的反弹声浪变得越来越大。为什么?

工作生活平衡VS. 变相放弃人生

大家怀疑,这究竟是健康的工作方式,或让你变成敷衍懒惰的人?

拥有15年企业工作经验、经常在TikTok分享职业生涯技巧的亨德森(Leigh Henderson)认为,“安静辞职”其实就跟要求工作生活平衡,创造两者界线,分配优先处理事项,享受人生的概念相同。

不过,知名风险投资人、同时是商业主题真人秀节目〈创智赢家〉主持人奥利里(Kevin O′Leary)却重砲批评:““安静辞职”是个超糟糕想法,如果你是安静辞职者(quiet quitter),那你就是输家。”

原来,支持者觉得向没有加薪或压力太大的额外工作说“不”,不代表敷衍了事;反对者却认为,虽然达到基本工作预期,但这种心态将助长懒惰、损害工作表现。

因此,不仅越来越多企业管理层,也有努力的员工感到不满,认为“安静辞职”一词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例如,《哈芬登邮报》创办人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说,这不仅代表放弃工作,更是变相放弃人生,“工作可以赋给我们意义和目的,是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元素之一”。

印第安纳州通信传播员工汉科克(Kristin Hancoc)举例,自己曾对工作不满,决定不再用力面对,却发现工作更少反让自己倍感沮丧,因为觉得做的事情很没意义,“如果你也跟我一样(选择安静辞职却更沮丧),唯一的办法是真的离职。”

奥利里认为,若想创建起一番事业,那“安静的辞职”绝对是烂方法,“必须因为你想要超越,才会成功”。

拒绝奋斗文化!设明确绩效标准+另寻真爱

此外,批评者指出,“安静辞职”不只关乎个人,这股风气恐将败坏职场正向文化与底线。

人资软件公司isolved的首席人才官莫舍(Amy Mosher)解释,整个职场的公平性都受影响。当有效率的员工看到其他人敷衍了事,却可以过关不被惩处,便容易感到士气低落,觉得不公平。

盖洛普公司(Gallup)工作环境管理与福祉首席科学家哈特(Jim Harter)表示:“觉得同事是否为工作品质努力付出,会影响全组织的表现,而且接手他人留下的烂摊子或做到一半的工作,会造成团队摩擦。”

高端主管教练麦当诺(James McDonald)建议,企业领导者有责任设置明确的绩效预期。重要的是,员工能否达到,而非工作时长,“高层有责任拥有良好的衡量标准,以了解员工是否完成工作。”

赫芬顿同意,“奋斗文化”与倦怠完全不好!因为自己过去太用力工作,伤了身体,后来才成立健康顾问公司“Thrive Global”。

但她补充,与其敷衍应对工作,预防或治愈倦怠的更好选择,是找到真正吸引你、让你感到有意义的工作,转成“快乐加入”(joyful joining)。

“身为雇主,我真的很喜欢面试者告诉我们,“我在工作时会100%全力以赴,不过这些是我的界限。””她解释,这与“我只做最少,过得去就好”态度完全不同。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