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除了造成通胀,也加剧气候变迁!欧洲央行宣布:未来购买债券将看排碳量

欧洲央行预计让长达7年的量化宽松政策退场,以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问题,不过,欧洲央行在今年7月也同时宣布,将气候风险纳入货币政策考量;换言之,未来央行不论是购买债券或是接受抵押,都会考量标的的碳排量。

量化宽松的结束,意味市场的资金派对告一段落。

央行将停止买债、进行升息,随着市场资金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提升,而能够影响利息高低的碳排量,就显得很重要。

目前多家银行都推出绿色融资,鼓励企业减碳转型,来获得利息优惠。随着央行落实气候金融政策,未来绿色融资不再只是一特别产品,减碳将成为企业能否快速并且便宜融资的关键。它也会影响投资人选择投资的取向。

欧洲央行为何要实施此政策?因为,欧洲央行是世界最大的债券购买者之一,光是应对疫情所提出的紧急购债计划,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就祭出1兆8,500亿欧元购债,而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化石燃料产业。

各地区央行在执行量化宽松时,会以购买债券方式,向市场输出更多资金,增加经济活络度,但若没有好好管控资金流向,就会变相成为化石燃料的投资者。

以疫情期间的宽松政策为例,绿色和平组织统计,2020年3月至5月欧洲央行发布300亿欧元购买债券,其中76亿流向化石燃料。

包含44亿元投资高污染的公用业务,如:天然气公司苏伊士集团(Engie)、意昂集团(E.ON),剩下32亿元则流向石油巨头壳牌(Shell)、道达尔(Total)等,合计将造成1,120万吨的碳排,超越台积电前年总碳排量。

近期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将是巴黎气候协议的两倍,气候问题越来越紧急,欧洲央行势必要做出调整。

因此,欧洲央行宣布,将重新调整其所持有的债券部位,预计每年卖出300亿元的债券,约占总债券持有量的9%,根据纳入气候考量的新标准,进行再投资。执行董事施纳贝尔(Isabel Schnabel)表示,“通过此举让所有公司变得更环保,他们必需要符合气候标准,才能避免被卖掉。”

这项政策将于今年10月开始实施,通过资产选择,欧洲央行持有的债券将偏移至气候表现较好的公司,也减轻承担的气候曝险。

若以气候风险的标准来检验,则高碳排的公司债券,就可能首当其冲,成为首先被抛售的对象。

此外,自2023年的第一季开始,欧洲央行将定期披露持有公司的气候政策,确保资产组合经得起大众检验。

除了债券,欧洲央行预计将气候风险,纳入所有的货币政策。

以借款为例,商业银行向欧洲央行进行质押借款时,会以持有的公司股票、债券,作为质押品换取借款额度。

未来欧洲央行对于质押品的考量将涵盖气候风险,从质押品估值、借款成数、质押范围,央行都会考量质押标的的碳排量。愈高碳排的公司,能获得的质押估值及借款成数就会愈低。

而欧洲央行也宣布,2026年起将只接受遵守企业永续报道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的公司,作为质押标的。

除了持有资产要纳入气候考量,欧洲央行内部的信用评级机制,也将讨论如何纳入气候风险。

由于信用评级会影响借款限额、授权层级,倘若有一家商业银行,投资的标的皆为碳排较高的企业,那么它在欧洲央行的内部评级会很差,申请融资的限额将减少、核准时间也会拉长。

央行是各国金融政策最重要的决策者,也是资金源头的管控者,所作所为都会通过商业银行而倍数放大。

过去央行的使命一直是稳定物价及维持金融秩序,但近年央行在气候变迁上也担任积极的角色。

以跨国的央行绿色金融网络(The Network of Central Banks and Supervisors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NGFS)为例,该组织协助各国央行、金融管理局将气候问题落实到金融政策中,在2017年创立时,仅有8个创始会员,到今年1月,会员数增长为116个,另还有19个观察员。

显见气候风险在未来金融政策的重要性。

随着气候资料渐趋丰富,将气候因素纳入总体经济考量,成为必然趋势。而对于企业来说,最明显的影响就是融资的难易,金源命根不能断,减碳,已日趋重要。

(首图来源:Flickr/Alex Guibord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