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航空可能消失?新冠肺炎的冲击,打垮了传统旅行结构

廉价航空过去曾经是许多人出国的首选,但随着新冠肺炎的冲击,这种运营模式可能很难再短期内恢复……

曾几何时,廉价航空都是你我出国时的首选,便宜的价格、优惠的促销、热门的航线,虽然总有座位太小、托运公斤数不高、来回时间点红眼、没有餐饮服务、缺乏视听设备等缺点,但总是许多旅人在国外旅游时,省钱又方便的首选。

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它不仅改变了整个航空业和旅游生态系统,就连廉价航空的未来,也面临一种唇亡齿寒的危急之际,不少专家都认为,也许廉价航空的产业,正就此迈向终点。

毕竟,在全球封闭的两年期间,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运营基本上都全部处在严重亏损的赤字状态,它们不仅有人事成本要养,就连飞机的维护、检修,机场的承租、场站费用、运营授权费等都是一大笔支出,但在完全没有旅客购票的窘境下,不少规模较小的廉价航空,其实不太有资金能渡过危机。

桃园机场旅客过去两年内大减

以来台观光人次为例,2020年受到疫情的冲击,来台旅客人数开始有如雪崩式腰斩,2020整年度的来台人次,仅有137万7,861人,对比2019年的1,186万4,105人,衰退幅度整整高达88.39%;平均每日人次也从全盛时期的32,504人,掉到仅剩3,765人,难堪场景可想而知。

2021年更惨,该年整年度的来台旅客人次,剩下夸张的140,479人,大部分是应对商务需求来台的旅客,这样的人数衰退又比前一年再低了89.80%,平均每日人次也仅剩下385人。

试着想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廉价航空又怎么可能撑得过去?

新冠疫情的冲击让航空产业面临危机。此为示意图。(Source:pixabay)

现阶段难以复制廉价航空的成功模式

《livemint》报道,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2020年国际航空旅客的需求,不到2019年的25%,而随着疫情的趋缓、疫苗的普及,国际航线渐渐趋于开放,雪梨科技大学教师大卫比尔曼(David Beirman)表示,幸存的航空公司为了生存、修复其过去两年的惨赔,都会通过机票价格来反应成本,因此可不要指望,疫情最严重时的便宜机票,还可能持续下去。

过去廉价航空的运营模式,就是业界所知的“薄利多销”,虽然航空公司从每位旅客身上所赚取到的利润并不多,但靠着大量的班机、众多的乘客,廉价航空都还能有不错的运营成绩;不过,随着短期内难以恢复的出国繁荣,廉价航空的经营,自然难再坚持下去。

历史上,最早的廉价航空开始于1967年的美国(USA)西南航空,1978年在美国航空业管控法令松绑之后,越来越多美国航空公司效仿这样的方式经营。

直至1990年代,廉价航空的风潮渐渐吹向全世界,像是瑞安航空和易捷航空等主宰了欧洲的廉价航空市场,亚洲和澳洲的廉价航空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廉价航空全盛时期 让出国旅游更加便捷

后来,2001年的911事件大大冲击了全球传统航空的市场,多家廉价航空公司则视此机会为契机,纷纷在21世纪初期成立和扩展──由于竞争激烈、对手众多,这些企业莫不提供更优惠的机票或推出独家的航线,让旅客拥有更多的选择。

在廉价航空的全盛时期,它们成了许多想省钱又想出国的旅人绝佳选择,由于无论托运、餐点、划位、转机等服务都要另外付费,使得航空公司能非常精准的抓到成本,再通过用户付费的概念加诸服务,成了企业主要的营收之一。

根据调查数据的显示,廉价航空的模式促使全球游客的人数,从1970年约1.66亿增加到2019年的15亿,某种程度上也是让出国成了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廉价航空的航程基本上都以短程为主,单趟飞行主要在4小时之内,目的是提高飞机使用率,以执行更多班次和载客量;加上廉价航空的机型可能较为老旧、维修成本较低,还有订位后就无法再退票等规定,都是廉价航空维系成本的关键方式。

(Source:pixabay)

未来机票票价也不会太便宜

随着供需改变、油价上涨、国际情势等问题,机票其实很难回到以前的样子,在以往两年的大亏损和市场的强烈需求之下,航空公司知道可以提高机票价格来填补过去的损失,当需求很高、供应不够高时,价格自然上涨,如果想要用疫情前的价格买到机票,恐怕还有一段时间要等。

在2019年疫情暴发以前、廉价航空崛起的全盛时期,几乎旅客只要有心,就能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机票──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因为竞争才会对顾客有好处,才会带来最优惠的价格。

不过,自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后,本身资本额就不高的廉价航空纷纷面临倒闭,它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东山再起──像目前“存活”的航空公司都是比较老牌、传统的企业,在没有廉价航空的竞争下,票价也难以降低了。

但也正是因为以前廉价航空公司的竞争、削价,养大了旅客的胃口,如今才会面对现在高涨的票价时,变得那么难以接受。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