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7IV中端全幅无反相机评测:摄录双修的新一代标准

定位为中端准专业的全幅无反相机Sony A74终于问世了,上一代机型A73可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幅无反市场中获得了很好的销售佳绩,同时也加速了相机市场从单反转向无反的过程。身为它的后继机型,A74是不是也能缴出一样的成绩单呢?

首先在核心的感光组件方面,Sony A74采用全画幅背照式感光组件,将像素由上一代的24MP升级为33MP,这项规格差不多刚好介于A73(24MP)与A7R3(42MP)之间,不过随着像素增加,A74的处理能力、连拍速度、连拍缓存空间并未因此减少,反而还增加不少,A74同样也搭载了机身内置的五轴防手震系统,防震级数由上一代的5级提升为5.5级,正面造型仍然维持一贯的家族特色,十分简洁,不过令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A7 IV字样并未打在机身上,而是相当低调的印在机身左肩部,正面型号字样仅显示A7,机身的整体设计较偏向A7S3,而与以往的A73有所区隔。

机身右肩是改变比较多的部分,原本的C1键改为录像键,而原本的C1键则移到原本录像键的位置。这里有个重点是模式转盘,它将录像模式、S&Q模式给独立出额外设计一个拨杆,让用户可以快速的在拍照和录像模式之间切换。这样做有个好处,过去在录像模式下要调整曝光模式必需要进菜单,无法快速做调整,但在现在拍照和录像模式可以个别调整,并且A74机身允许拍照和录像两种模式存在不同的曝光参数和拍摄设置,举例来说,就像是拍照可以套用一组光圈快门白平衡、而录像模式可以套用另一组光圈快门白平衡。除此之外,原本的EV补偿转盘也改成了可以锁定的后滚轮,同时不再仅限于EV补偿这项功能,而是让用户可以自定义,这等于也让A74变成一台具备双后滚轮的机型。机身背面的配置与上一代A73大致相同,不过细部仍有变化,像是按钮变得更大更好按、反馈感更明显,同时小摇杆也比照A7R4设计,触感与摩擦力都更好。机身左肩低调的印着A7IV字样,这也是全机上下唯一印有机身型号之处。此外,A74的背带扣环也比照A7S3的标准,采用不会晃动的设计,这可以确保在录像时不会收进因为背带扣晃动而产生的噪音。此外,A74也终于搭载侧面反转式屏幕,但它仅具备108万点的分辨率,以这个级距的机型来说确实是太少了,虽然说相较上一代A73屏幕的92万点有所进步,但以同级机型来看,仍然逊于对手的210万点。

Sony A74具备4K 60fps的录像能力,不过这必须在Super 35mm模式下才能完成,也就是必须裁切,若需录制全幅无裁切画面的话,则仅具备4K 30fps,就裁切这点来说,不免还是令人觉得稍稍有些可惜。撇除裁切这项缺憾,A74的录像规格还算是给的十足,其中4K 30p是由7K超采样,4K 60p Super 35mm模式则是源自于4.8K超采样,两者最高都支持4:2:2 10 Bit的录制规格。此外A74也具备XAVC SI全帧内压缩格式,最高流量可达到600Mbps,A74也可以录制代理文件(Proxy),应对专业录像需求并利于后期剪辑。Sony为A74设计了一些新的录像功能,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对焦图”,这项功能相当于是将相机运算景物的逻辑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在焦点前景的部分会用红色方块显示,在对焦点后的物体会用蓝色色块显示,让用户可以更快速的判读对焦物体是不是在焦点内。除此之外,A74也搭载了一项新功能是“呼吸效应补偿”,这项功能藏在Sony镜头补偿的菜单内,它可以补正录像时产生的呼吸效应。不过必需要注意的是,呼吸效应补偿作用原理是靠画面裁切来完成,也就是说打开补偿之后,录像的视角会变得更小,不过这项功能必须是Sony官方推出的镜头才可以使用,也并不是每一颗都有支持,用户可以上Sony官方网站查询。

Sony A74的推出对相机界来说理应是件大事,这一部分是源自于A7系列的成功,将相机市场由传统单反往全幅无反相机跨了很大的一步,而A74的动向之所以令人注目,也在于大家都在关注它能否复制A73的成功,以及是否具备像是A73那样的影响力。我们从各项规格与产品定位来看,与A73不同的是,A74就定位来说比较像是一台综合型用途的相机,它着重的不只是拍照,还有录像,例如全尺寸HDMI Port、比照A7S3的机身设计、操作逻辑、更好的录像格式4K 60p、对焦图、呼吸效应补偿等等。因此我们会认为A74应该会是一台同时适合拍照与录像用户的相机,如果你同时拥有拍照与摄影方面的双重需求,那么它确实相当适合,但如果你是一台拍照重于录像、或是录像重于拍照的用户,那么还有其他机型可以选择。总合来说,A74走的是一条与A73截然不同的路,但相同的是,A74仍然是一台值得购买,且完全可以列在2021年热门相机的选项之一,它的规格与功能虽然不能说是完美,例如4K 60p裁切与103万点屏幕仍然是个不小的缺憾,但它仍然是台有足够诚意的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