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Fi与NFT对游戏完成度的反思,难道只有概念就可以让玩家掏钱吗?

在最近盛行的许多关键字其中,包含元宇宙、GameFi、NFT等等,都与游戏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就在这波不断爆发的潮流中,我们似乎也被各式花俏的名词弄得云里雾里,看不清关于“游戏”最原始的面貌。

遥想以往的卡匣游戏时代,当开发商将游戏放上商店货架的那刻起,它就已经是完整、无法更改的一项商品。当消费者把游戏买回家,我们除了玩之外,不会再有其他顾虑,就算遇到Bug也只能想办法绕过、避开,因为在网络还不是必需品的年代,开发者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去修正,已发售游戏中所产生的任何错误。

在以往一套游戏的开发历程非常扎实,除了最基本的编写程序、创造对象之外,或许还得撰述剧本、规划人物设置,甚至于预测玩家的行为。在那个游戏Bug难以修复的年代,开发者必须不断得测试游戏,确保它上架之后,玩家能够顺利通关整个流程。当时,游戏本身的完整性极高,开发者所付出的心血,玩家能够借由作品深切感受。

紧接着网络的蓬勃发展,为游戏产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开发者终于有机会为已经发售的游戏,修正Bug、错误,甚至更进一步追加新内容。对于玩家来说,一套本来就已经十分完整的作品,经由更新变得更完整,对于游戏体验方面也是一种正向提升。

但随着时间过去,游戏产业陷入了困境。高昂的游戏开发成本,为整个生态圈造成了严重冲击,开发者一开始就必须先付出大量金钱,堆砌好游戏的基础之后,才开始层层叠叠,将作品转变为完整形态,但是开发时间却没有因此变长,反倒是为了跟上不断变化潮流,适应当下玩家口味的变化,进而牺牲掉了构建游戏的时间。

有些小型游戏工作室选择加入大型企业,例如接受Sony PlayStation、微软Xbox或EA等大公司的合作或并购,依赖他们的技术和金援,让堆砌基础的工作不必每次都从头来过,借此专心在创意萌生想法上。

至于有些游戏开发者则选择向玩家们伸出援手,通过类似众酬方式,例如Steam商店的抢先体验(Early Access)功能,先将游戏半成品放上货架,让玩家既可以先一步到体验作品,也能够借由购买游戏的行为,减轻后续开发时的成本压力。

抢先体验的半成品游戏虽然不够完整,但至少在方向上十分清楚,玩家也能通过作品,直接感受到开发团队的功力,甚至理解游戏未来将会发展。此外,抢先体验也提供开发者一个绝佳渠道,倾听玩家反馈并适时做出调整,这种方式反而比起整套作品完成之后才来修正更具优势。

但在GameFi与NFT出现后,一种比抢先体验更“超前”的游戏开发流程出现了。

许多主打GameFi的游戏作品,效仿了区块链众筹或首次代币发行(ICO)的概念,在规划阶段就提出白皮书,开发团队虽然通过华丽的演示文稿、网站设计与美术图,告诉玩家他们“想要做什么”,以及“游戏未来会长怎样”,想借此吸引有兴趣的玩家投入,但却经常忽略了“如何实践”的确切方案。

当区块链游戏又与NFT挂勾,这样的状况甚至变本加厉。有些GameFi开发团队仅仅告诉玩家,它们的作品拥有着什么样的“概念”,但却抢先发行NFT产品,希望消费者能够掏钱,甚至还打出“先抢先赢”的口号,行为令外界瞠目结舌。

从游戏从卡匣时代的高度完整、群众募集资金抢先体验的半成品,到现在玩家只看得到“概念”就必须先付费以得到反馈,没人知道这样的发展对于整个游戏产业是否有所帮助,只知道游戏越来越贵、开发成本越来越高,但获得的东西似乎却越来越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