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厂多样经营,苦尽甘来迎转机

太阳能厂历经惨烈的产业淘汰洗牌,现多转向内需市场并展开多样化经营,各厂运营纷纷走出谷底,目前国硕、茂迪已运营获利,元晶去年第四季有望转亏为盈,迎向转机。

太阳能产业曾经风光一时,茂迪及益通曾于2005年及2006年先后登上台股股王宝座,股价最高分别飙涨至新台币985元及1,205元;产业美好前景吸引两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及联电跨界投资。

随着中国政府大举补贴企业进军太阳能市场,致使供需严重失衡,重创太阳能产业景气。厂商过去抢订的多晶硅原料供货长约,反成为沉重包袱,运营多面临亏损窘境,太阳能产业沦为财讯传媒董事长谢金河眼中台湾第一惨的“惨业”。

其中,茂迪、元晶、太极能源及达能等曾被迫裁员,整个太阳能业出现有一年合计大举裁员3,000余人的惨况。

益通自2009年由盈转亏后便一蹶不振,连续长达10年亏损,最终走上解散一条路。联电旗下的联相光电及大同集团的绿色能源也都解散清算,英业达集团的英稳达因负债总额超过新台币22亿元、资产仅9至10亿元,在2021年底向法院申请破产止血。

称霸芯片代工业的台积电,是许多产业、厂商学习典范,但在投资太阳能领域同遭挫败。台积电太阳能经过6年努力,因未能发展出稳定获利模式,考量缺乏经济规模,成本上不具竞争优势,最后以关厂收场。

新日光、昱晶及太阳微系统公司光电3家太阳能厂在景气低迷时决定整合,三合一成为联合再生能源公司,并获行政院国发基金管理会及耀华玻璃管理委员会等政府资金注资,方得以幸存。

考量现实的太阳能产业环境,台厂的规模与生产成本难与中国企业竞争,多进行运营调整,朝下游太阳能模块及系统领域发展,并顺应政府政策转向内需市场。此外,厂商还展开多样化经营,涉足太阳能以外市场,期能为未来开创新契机。

硕禾引进鸿海集团旗下鸿扬创投投资入股、持股10.54%,成为第2大股东并进驻董事会。硕禾与鸿海、荣炭及中钢集团旗下中碳合作,开发电动汽车电池负极材料,硕禾主要负责硅、硅氧材料技术。

瞄准太阳能渔电共生发展,茂迪手中已有超过30MW(百万瓦)的案场,预计未来一年陆续并网,茂迪并决定跨入虾及鳗鱼养殖。

中美晶除转投资半导体硅芯片厂环球晶,成为贡献营收及获利的主力外,并投资宏捷科、万亿远、朋程及台特化等公司,业务版图涵盖化合物半导体、车用二极管及半导体特殊气体;中美晶去年斥资1,500万美元,参与美商Transphorm私募取得5.84%股权,进一步深化氮化镓(GaN)布局。

太极能源则通过子公司盛新材料,自主开发从自制晶种、原料,到制程中的掌握晶态稳定、缺陷修补与电性调控、晶体缺陷检测分析等技术,布局碳化硅(SiC)晶锭、基板;太极能源母公司广运还配合开发碳化硅长晶炉。

联合再生一方面减缓太阳能电池及模块制造业务的包袱,同时拓展太阳能系统及储能业务。目前在储能方面已有初步斩获,取得台电南盐田自动频率控制(AFC)标案。

整体而言,随着运营调整效益逐步显现,加上政策推动再生能源发展,太阳能厂运营转机浮现。茂迪已顺利呈现获利,元晶去年第四季有望转亏为盈,联合再生也认为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今年将力拼转盈。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