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费比托运品更贵!供应链合约大翻修,应对成本风险

航运费率奔上天际,有时夸张到运费比托运商品更贵,买卖双方为此频起争执,致使合约内容出现变化。企业开始纳入新条款,处理商品延迟和成本飙升的风险。

华尔街日报22日报道,疫情暴发后,港口大塞港,交货期延迟数月;原物料成本暴涨,也导致成本激增。对部分货主来说,集装箱运费暴增4倍,让航运费率比托运品更昂贵,这些变化超出合约涵盖范围,造成供应商和买方的冲突。Foley & Lardner LLP法律事务所专精供应链合约,该事务所的合伙人Vanessa Miller说:“这些是双方签订合约时未考虑到的费用,现在问题是哪一方该负担成本大增的风险?”

国际供应链合约通常在交货和成本方面用词广泛,许多企业采用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拟定的国贸条规(Incoterms),国际商会形容国贸条规是“全球商品销售的基本贸易条款”。然而,现在此种制式合约不敷所需,企业草拟新约或更新既有合约时,开始加入跟疫情和通胀有关的条款。

许多厂商聚焦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条款,也就是遇上无法预料的情况时,供应商得以免于履行合约。专家说,买方不再采纳泛用的免责条款,开始对不可抗力制订更明确的定义,要求供应商碰到扰乱时该怎么做。Miller表示,疫情之前,不可抗力条款是“复制粘贴”的合约用语,放在契约末端的杂项,没有人真的关心,现在大家相当注意该方面。Everstream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0年不可抗力条款的全球声明次数,为2019年的3倍。

不只如此,一些供应商也试图加入动态定价(dynamic pricing)条款,意思是合约期限内,如费用超出某一范围,能够调整价格。动态定价可用指数作为原物料价格或航运费率的定价基准。

马士基子公司:航运、供链危机的唯一解药,关键在美人们

全球集装箱航运龙头马士基(Maersk)的关系企业警告,美国人们拿着纾困支票疯狂消费,引爆了商品短缺的“恶性循环”(vicious circle),要让全球航运和供应链危机落幕的唯一方式,就是众人少买一点东西。

金融时报9月6日报道,Morten Engelstoft是马士基旗下港口暨码头运营商APM Terminals的首席执行官。Engelstoft指出,高涨需求造成“恶性循环”,对集装箱航运商、供应商、物流商带来压力,让企业难以运送货物。他说:“我们需要找出办法打破恶性循环,必须降低(消费需求)增长,给予供应链时间追赶,或是用不同方式分散增长。”

尽管他坦承需要投资改善基础建设,但是强调美国消费需求狂喷,才是供应链压力的元凶。美国人们大肆挥霍狂买商品,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美国进口商品跃升20%;和2019年相比,7月进口商品也大增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