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争亚洲金融中心地位,抢先香港开放SPAC上市

2020年,美国掀起以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为名义借壳上市的狂潮。据外媒最新报道指出,新加坡交易所2日发布SPAC上市框架,将允许SPAC公司登陆新交所,抢先香港一步,成为亚洲首个开放SPAC公司上市的主要金融中心。

《华尔街日报》报道,2020年美国SPAC借壳上市特别火热,且热潮延续到2021年,引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有意介入降温。不过,就在美国加强审查之际,9月2日,新交所结束为期数月的公开征询意见,正式公布SPAC上市规则。

新交所监管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文仁(Tan Boon Gin)在新闻稿中表示:“希望通过推出SPAC制度吸引更多优质公司在新交所上市,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和投资机会。”

今年3月,新交所拟订SPAC上市规则草案,原要求SPAC公司市值最少须达3亿新元,但在征询公众意见后,将市值条件减半至1.5亿新元(约1.116亿美元),与美国市场标准更加一致。纳斯达克交易所(NASDAQ)与纽约证交所(NYSE Group)的SPAC上市市值门槛约在5,000万至1亿美元不等。

Dealogic的数据显示,目前开放SPAC上市的亚洲国家包含韩国和马来西亚,但已多年没有任何一家SPAC挂牌。今年初,香港政府指示香港交易所考虑引入SPAC上市制度,但仍处于研讨商议阶段。

外媒先前报道,根据研究公司Coalition Greenwich的数据,在2020年美国SPAC热潮下,担任承销商的投资银行钱包满满,全球12大投行合计营收较2019年激增28%,达到1,940亿美元,创下10年前开始调查以来的新高记录。

2020年,美国SPAC募集资金金额高达820亿美元,较2019年大增六倍以上,同样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大型投行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重要财源。

然而,SEC新主席詹斯勒(Gary Gensler)2021年4月上任后,对SPAC交易采取较批判的态度,导致美国SPAC热潮明显降温。

SPAC为不具商业运营行为的空壳公司,成立目的是借由IPO筹集资金,然后寻找合适的目标企业加以并购,帮助该企业上市,从中获取利润,被认为是比传统IPO更精简的上市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