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COVID-19疫情逆转青少年心理状态

为了调查COVID -19(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对于社会各种层面的影响,英国兰开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ancaster)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合作,针对英国境内886名10到16岁,在疫情前即曾经担任团队研究对象的青少年,于疫情期间的心理影响。

这项研究已于6月17日刊登在《青少年健康期刊》(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研究结果显示,在疫情前心理状态健康的青少年,经过一年的疫情封锁后,出现显著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包括过动、和同侪间沟通交往能力下降等,并且对于关怀、帮助他人等“利社会行为(Prosocial activities)”方面,也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疫情期间的封城政策,让长时间关在家里的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情绪影响。 (Source:Pixabay)

相反的,在疫情前心理状态较不稳定的青少年,在疫情期间,情绪和行为反而较为稳定,打架、霸凌及争吵行为大幅降低,研究团队认为也许与在家隔离期间,与家长相处时间增加有关。

研究也指出,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对于青少年面对疫情期间的情绪变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单亲家庭且独生的青少年,在疫情期间的心理负面影响程度最大,感受孤独的比例也最高。而收入较高的家庭,青少年的过动或行为问题,程度也小于收入较低的家庭。

“青少年阶段是人类身心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因此疫情期间的这些有害影响,除了立即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外,也可能会对他们长期身心发育造成重大偏差”,研究团队主任Yang Hu博士指出,比起针对成年人在疫情期间的身心影响,针对青少年的研究目前比较少,因此团队的这项研究,对于政府应对青少年疫情期间心理影响的政策,会有相当的帮助。

研究团队主任,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社会系全球发展所所长Yang Hu博士。 (Source:Twitter)

“我们研究后认为,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必需要特别拟定,毕竟现阶段的社会安全网,都是以成年人身心状态作为标准”,论文共同作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Yue Qian博士表示,针对成年人的协助方式,对青少年并没有太大帮助,因此政府需要特别为青少年拟定相关的政策协助。

针对COVID-19这场世纪疫情,世界各国除了疫苗、病理和疗法研究之外,对于社会各种层面的短、中、长期影响,也需要各方专家进行长时间的研究,让社会尽快找到与病毒共处的模式。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