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出错被骂,最糟的回应是“我下次会注意”!

花一分钟想想:因为你的错谁会受影响?

首先,犯错时,请依次确认以下几点:

注意这里的关键字是“影响范围”。

1. 失败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首先应该确认,这个错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当我们出错时,特别容易因为眼前发生的状况分心,而忽略这件事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通常错误越严重,对影响范围的判断力就会越弱。

我前阵子就发生过类似的状况。

我目前在东京大学的两个研究室工作。一个研究室位于工学部大楼,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准备讲义,以及管理一般事务。另一个则要再走十分钟左右,平常以进行实验、准备并实施安全讲座等工作为主。

前一阵子,我前往实验用的研究室工作。由于隔天要开失败学会大阪会议,所以我在离开研究室之后,锁上门,就搭新干线去大阪了。大约在列车驶近名古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口袋里竟放着研究室的钥匙。

原本离开时,就应该将钥匙还回指定地方。毕竟除了我以外,还有其他人会使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研究室,却因为找不着钥匙而感到困扰的所有人”,就是这个例子里的影响范围。

你要习惯,在发生失误时,先想想可能会给谁带来麻烦?

2. 该怎么做,才能将整体的影响范围降到最低

接下来要确认,如何将整体影响范围降到最低。这时你必须从整体影响范围的角度来思考。

以刚才提到的钥匙事件为例,我思考的重点在于,带着钥匙离开东京的期间,是否会有人需要用到。即使只有一个人,我可能就不得不想办法把钥匙还回去,假如没有人有特别迫切的需求,我就会在开完会之后,再把钥匙带回东京。

3. 该通知谁,才能有效减少影响范围

最后要思考的是,该通知谁,才能有效减少影响范围。在上述事件中,该通知的对象,就是任何可能使用那个研究室的人。

当我发现钥匙还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赶紧发了封信件,给所有跟研究室有关的人员,报告并致歉我把钥匙带走一事。而当时似乎没有人在我离开的这段期间,需要使用研究室,因此总算是大事化小。

如果是更严重的错误,我们通常会急于找出相关对策。例如,你不小心删除了存储在公司服务器上的财务资料文件,即使通过恢复程序也找不回来。或者,某天公司的丑闻曝光,负面评价在社群媒体上流传,即使想删也删不掉。当这类情况发生时,大多数人会先尝试找回删掉的文件,或是试图在社群媒体上追溯情报来源。

发生事件时,我们倾向于凭自己的力量做些什么。

然而,以影响范围为中心,再采取行动,才能将伤害降至最低,同时也有助于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人选。例如,你可以请专业的系统工程师协助,快速找回需要的文件,或是委托公关人员平息网络上的恶评。这里的系统工程师跟公关人员,就是有效减少影响范围的关键人物。

当考虑到该通知谁,才能有效减少影响范围的时候,你应当着重在对方是否有能力预测最糟糕的状况,并有效阻止情况发生。

创造一个分享错误的团队

失败学的目标,在于把失败当作一种财产来和团队分享。

前面我曾谈到,失败是可预见的。因为每个失败几乎都有其共同点,你可以把自己的立场,套用到已经发生的某个失败例子上,就可以提前预防。

在我先前的著作中,介绍过发生在2012年,日本笹子隧道天花板崩塌事故,其实类似的事件,美国在更久之前就已发生过,而东日本大震被海啸冲刷的地区附近,早已立有一座“家宅切勿建于此之下”的石碑。过去曾发生的问题,可能在你我周边再次上演。或许相似度没有前述的案例那么高,但从他人的错误中正确学习,必定能帮助个人与团队增长。

人犯错之后肯定想隐瞒,不过我认为,多数富有干劲且增长性高的团队,不会过度放大错误,更不会斥责。成员们会动脑思考,如何通过团队力量,把已经发生的扣分失误挽回,甚至加分。在这种风气下,大家就不会隐匿失误,反而会积极和周边分享,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假设你是一位物流管理人员,负责从下订到交货等的管理工作。每天一早必须在确认型录后,订购所需资材,结果某次在上班途中,被重大伤亡事故给耽搁。

期间虽收到来自对方的信件跟确认电话,但因为还没进公司,没有办法确认。到了中午总算进公司,赶紧计算需要的量后便发订,结果却收到对方回复:“因为您下订的时间太晚,很难保证可以如期交货。”

这时你脑海中躲过最糟糕的情况。像是如果没有那些资材,不但自己的工作受到延迟,全公司不少同事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以及这个月的业绩,恐怕也会下降到很可怕的程度等。冷汗直流等了一小时之后,最后对方以项目的方式,同意配合你指定的交期。

对负责下订的人员而言,因为成功制止错误扩大,从大方向来看算是顺利处理。但这一连串应对方式,会因为团队的气氛与干劲而有所差别。

团队齐心解决:“如何防止同样错误再发生”

例如富有干劲的团队,在事件告一段落后会进行分享,同时朝着“如何防止同样事件再发生”的方向去积极思考。例如,这种重要到能左右业绩的资材分配工作,居然只有一个人负责处理,万一该人员无法应对时,也没有任何代理人员,以及时间太赶……这次虽然在千钧一发之际赶上了,可是这样的业务机制充满了风险。团队会讨论制定策略以降低公司风险。

若是发生在遇到错误会加以斥责的团队,像这样的小错误,很可能就不会报告。如此一来,肯定每天都在上演类似问题,也因为内部气氛不好,离职率自然会上升,一旦负责人离职,相关业务就可能停滞。

讲了这些,或许各位会觉得,能否成功分享错误与失败,与团队氛围有关。但如果你愿意多费点心思的话,无论现在身处怎么样的环境,只要通过分享错误,都能让团队增长。

(首图来源:Pxhere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