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电动汽车铁三角成形,轻资产投资掌握关键零配件

鸿海布局电动汽车,与鸿华先进和MIH联盟已成为铁三角,整体观察,鸿海电动汽车资本投入朝向“轻资产”方向,轻量化一体成型车体制造技术已成熟,MIH联盟有助鸿海掌握电动汽车关键零配件。

电动汽车浪潮席卷全球,鸿海集团视电动汽车为集团转型升级的三大目标产业之一,去年10月开始积极推动MIH平台联盟,到今年3月25日,全球已有超过1,200家厂商参与。

MIH联盟规划7月正式成立,2022年电动大巴、2023年C级距电动汽车量产上市。鸿海集团也与裕隆合创鸿华先进、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中国拜腾和吉利集团、以及美国电动汽车与移动方案解决公司Fisker等创建合作关系。

不过外界认为电动汽车装配产线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质疑鸿海集团是否具备电动汽车装配经验,也高度关注电动汽车能否带动鸿海集团整体毛利率和获利表现。

美系外资法人分析,MIH开放平台联盟可强化鸿海集团在电动汽车业务的实力,包括系统装配、供应链管理、以及电动汽车设计能量等;鸿海、鸿华先进和MIH联盟,成为发展电动汽车的铁三角,相互支持设计、工具平台、软硬件核心技术、供应链管理、制造装配等环节。

观察鸿海集团的电动汽车经验,法人分析,鸿海集团在通信产业电子代工服务(EMS)和原厂委托设计代工(ODM),已累计40多年的工程与模具设计制造经验,为鸿海扩展电动汽车制造装配相关能力打下基础。

尤其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结合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下,车用电子化渗透率提高,加上鸿海集团过去制造组装iPhone满足苹果技术要求,累计许多经验,有助鸿海在短时期内以合理成本落实物牌车厂或是创业公司加速电动汽车商用化的要求。

法人举例指出,鸿海集团在铝镁合金压铸成型以及半固态射出成型(thixomolding)制造技术已累计深厚经验,可提供电动汽车金属结构零配件以及车身底盘产品。

产业人士向中央社记者透露,鸿海集团的轻金属材料先前也切入电动汽车大厂特斯拉(Tesla)供应链,鸿海也打进其他电动汽车车壳设计,这代表鸿海在电动汽车的轻量化一体成型车体制造,经验已经成熟。

此外MIH联盟的多样化厂商供应链,也有助鸿海集团掌握电动汽车关键零配件供应、并降低供应成本。MIH联盟指出,超过1200家会员厂商中,涵盖软硬件、服务等领域(硬件90%、软件10%),传统车辆产业占67%、通信产业占13%、网络软件产业占10 %。

法人分析,其中大约7成比例厂商主要提供硬件组件,10%提供软硬件集成方案,软件企业比重接近2成,值得注意的是,动力和电池供应商比重约13%,这有助鸿海集团掌握电动汽车关键零配件。

观察电动汽车关键零配件成本结构,供应链厂商透露,电池占比约30%到35%,动力系统占比约20%到25%,电子零配件占比约10%到15%,车身底盘占比约1成,金属零配件和车身底盘占电动汽车整体物料清单(BOM)成本比重约15%。

此外在电动汽车资本投入规划上,外资法人预期鸿海集团将采取“轻资产”策略,初期3年每年在电动汽车的资本支出规模约新台币100亿元,第4年电动汽车资本支出增到150亿元到200亿元;未来几年鸿海集团的资本支出规模趋势持稳,不会增加太多,新业务资本支出占鸿海集团整体资本支出比重约10%到15%。

观察鸿海的竞争对手,法人分析加拿大汽车零配件厂麦格纳(Magna)集团最有可能挑战鸿海集团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最近的显例就是,与鸿海集团合作的Fisker,也与麦格纳创建合作关系。

不过市场仍看好电动汽车拉高鸿海集团业绩获利表现,外资法人预期到2025年,鸿海集团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可到10%,出货量可达110万辆,届时鸿海在电动汽车营收规模可达350亿美元,占集团业绩比重可到15%,预期2025年电动汽车获利可占集团整体获利达30%。

其中到2025年鸿海集团在金属零配件和车身底盘的营收可到46亿美元,占电动汽车营收比重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