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减碳转型、收购股份还被指控是“恶意”!日本钢铁业龙头如何化解危机?

有重工业产业食粮之称的钢铁业,是建筑、造船、铁道及电机机械等产业的基干。然而,钢铁业却也是碳排放量占比相当高的一个产业,为配合日本2050年碳中和政策,如何进行减碳生产备受外界关注,为此日本钢铁业龙头“日本制铁”已宣布将投入5万亿日元进行设备更替。

日本钢铁业视“减碳生产”为最重要的经营课题

年营业额高达5万亿日元的日本制铁是日本最大的钢铁厂,几乎是排名第二的JFE营业额的两倍,更是排名第三的神户制钢规模近三倍,集团员工人数高达5万人,过去10年发动多次并购。

1934年,由官营八幡制铁所等数个制铁企业整合而成。日本制铁曾于太平洋战争时期,因法规因素而一度被分割为四家公司,但在1970年,该法废除后,其中的八幡制铁所和富士制铁等又再次整合,成立新日本制铁。

2012年,新日本制铁与住友金属整合更名为新日铁住金;2019年,再将商号变更为日本制铁;2020年,再与日铁日新制钢公司整合。

日铁与其他基础建设发展产业面临同样的减碳问题,故日铁日前宣布汽车用的高级钢材制造设备,将从现行的高炉转为电炉。此外,将使用氢气还原技术以减少焦炭使用,目标在2030年减少30%的二氧化碳产量。

即使设备投资额将可能超过5万亿日元,而制造成本也可能会倍数以上增长,由于钢铁业的二氧化碳排出量约占日本整体制造业的四成以上,为应对日本政府推动的2050年碳中和政策,钢铁业龙头也不得不进行改变。

此外,日铁也将进行海内外业务整顿,除将拥有的15座高炉降低运转至10座,调降成本支出外,将深耕电动汽车市场强化相关设备。并加强在印度的生产及进行海外企业并购,目标是全球化粗钢生产力能达到1亿吨。

集团式的多元化经营,公开收购东京制钢股份

日铁除了是日本拥有高炉可一贯化生产的钢铁厂,也通过业务持股形式发展各种与钢铁有关的产业,例如建设业的新日铁engineering、化学制造业的新日铁化学及通信情报业的新日铁solution等,连接高达约250家子公司及约70家的转投资公司,是日本相当具代表性的大型集团企业。

而2021年初,日铁宣布投入约24亿日元,对东京制钢进行公开收购,目标将持有东钢股份从9.9%提升至19.9%,并在3月初时宣布收购完成。

不过,这次的股份公开收购,对东京制钢来说却是一个恶意并购行为。日铁即便将持有股份提升至19.9%,东京制钢仍非日铁具控制权子公司,仅能说是强化资本比率。然而,日铁却在公开收购说明书指摘,东京制钢的业绩和财务持续恶化,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公司治理体制的不完备,更直指代表董事长在位期间长达20年等问题,认为有必要进行经营再建。

股东话语权提升的时代俨然来临

日铁其实是东京制钢的材料供应商,而事实上,东京制钢历代董事们出身于日铁者也不少。2017年,日铁就与东京制钢经营层进行面谈,要求增强危机意识并曾对董事选任议案投下反对票;2020年9月,日铁开始评估提高股票持有比例,提高话语权,并在2021年初进行公开收购股份。

对日铁的收购,东京制钢则表示反对,原因在于利益冲突。日铁是东京制钢最大的材料供应商,然而面对日铁的价格上涨压力,东京制钢也尝试开发中国和韩国等线材使用。如果日铁持股达到一定的比率,可能会对相关采购开发活动造成一定阻碍,并让成本提高,也对日铁以外的股东造成损害。

而且,东京制钢也对铁以外的新素材,例如碳纤维等电缆业务进行投资,此种脱“铁”开发策略,也对日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不难想象日铁的焦虑。

不过,东京制钢的确存在业绩低迷、代表董事长期未更替、独立董事对经营者评价、选任程序和公司治理机制不全等问题,日铁的批评也是事实;而东京制钢为开发碳纤维而成立新子公司,却没有依公司法规定进行公告,这也是日铁认为有东京制钢有所隐蔽之处。

但有金融及产业界相关人士认为,像日铁这样的公司,为何会对执着规模相对小的东京制钢,公司治理问题只是个借口,应是对海外采购或脱铁行为有所介意。对此评论,日铁强调此次收购并非对东京制钢复数采购行为不满,也不是为了强化自身的原料供给,而纯粹是因为对公司治理有所疑虑。

东京制钢仍有高达九成以上的原料采购自日铁,未来评估也不会有太大变动。但近年来日本产业间公开收购案件频繁,评论家认为这象征股东话语权提升的新时代来临,过去企业间相互持股,但不干涉经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