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打下中国市场的幕后功臣

特斯拉能在电动汽车领域持续引领风骚,市值突破8,000亿美元,套现年交车数50万辆的承诺,中国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是背后不容忽视的一位重要推手。

成立迄今仅10年的宁德时代,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上,却足以与高龄百岁的Panasonic、LG等大前辈分庭抗礼。特斯拉Model 3得以在中国打起价格战,于去年10月调降近8%价格,宁德时代也是关键的幕后功臣。

宁德时代不仅在中国拥有近50%市场占有率,从2017年开始更连续三年夺得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量第一的殊荣。2019年电池销量达到40.25百万度(GWh),较前一年增长57.38%,大幅胜过位居第第二的LG化学(28.1 GWh),丰田、本田、BMW、现代、戴姆勒、Volvo等众多国际知名车厂都是其客户。

电池是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技术,也是成本最高的零部件。电动汽车若要与油车同台竞争,降低电池组构建成本便是不可绕过的一道门槛,而这正是宁德时代的强项,从2019年远高于竞争对手的净利率(12.1%,LG化学、Panasonic大多在5%以下)可见一斑。

凭借成本上的优势,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中国电动汽车销售下滑,第三季营收依旧达到127亿人民币,较前一年同期增长0.8%。且同年不仅成功打入特斯拉供应链,为中国制Model 3提供电池,甚至获得日本车厂本田入股约50亿人民币,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上市至今,宁德时代股价更已增长6倍有余,从50人民币上下攀升至超过360元人民币。

天时地利人和,促成宁德时代崛起

在创办宁德时代前,曾毓群便是新能源科技(ATL)的创始成员,这间聚焦3C产品电池的公司,曾为苹果,以及众多中国品牌手机供应电池。《彭博社》指出,他曾帮助苹果延长MacBook的电池寿命。

2011年,曾毓群看中电动汽车产业在中国萌芽的契机,加上外资企业不得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法规限制,毅然决然离开当时已被日本东电化收购的ATL,回到家乡宁德成立宁德时代。

身为新能源创始团队的曾毓群,看准电动汽车产业萌芽的契机,回到家乡宁德成立宁德时代。

由于ATL人马的光环,宁德时代隔年就顺利拿下BMW订单,就华晨宝马(注:中国将BMW译为宝马)的电动汽车计划完成合作,成为中国第一间与国际车厂合作的电池供应商,奠定后续的发展基础。

曾毓群表示,这次合作的重点不是创造多大的收益,而是BMW工程师带来了电池制造的技术标准。此外,对于刚出道的宁德时代来说,BMW的认可也为他们的品牌形象增添了几分光泽。

且初出茅庐之际,电动汽车电池尚不成熟的年代,宁德时代聚焦镍钴锰/镍钴铝等锂离子电池种类的方针,也是使他们脱颖而出的要素。相较比亚迪等同业钻研的磷酸铁电池,这类电池往往拥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能提供电动汽车更优秀的续航能力。

2015年,中国政府推出电池供应商建议名单,纳入宁德时代等中国电池企业,更是彻底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扫除了海外企业的竞争,且被列入名单内的企业还可获得庞大补贴。

但宁德时代并未因政府的扶持,而怠慢在技术上的投入。2019年宁德时代研发支出增长50%达到近30亿人民币,并拥有多达5,600名研发人员,占公司人员比例超过20%,更持续于宁德当地创建新研究设施。

除了研发投入不落人后,宁德时代还积极布局产业链,2019年曾以5,500万澳元入股澳洲锂矿企业Pilbara,去年6月也与全球最大矿商嘉能可(Glencore)签订长期合作,后续又宣布将投资最多191亿人民币于产业上下游。

中国放宽产业限制,宁德时代全球第一王冠是否将松动?

2019年6月,中国政府宣布取消电池供应商建议名单,为国际电池厂商打开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同时中国也逐步降低对电动汽车产业的补助。

LG、Panasonic纷纷挺进这个过去看得见、吃不着的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2020年3月,这两家厂商一度冲入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占有率排行榜前3名,紧追在宁德时代身后。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销售因疫情、补贴降低等因素受到冲击,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指出,LG化学在2020上半年超车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电池供应商。

敲定与特斯拉的合作,是宁德时代能够坐稳全球第一宝座的关键契机。

但由于顺利敲定与特斯拉的磷酸铁电池合作,使宁德时代成功在2020下半年扳回一成,截至11月底时,德时代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4.2%,超越LG化学的22.6%,有惊无险地再次夺回电动汽车电池的龙头宝座。

尽管宁德时代证明真金不怕火炼,未来市场竞争无疑将更趋激烈。成功取得中国制Model Y电池订单的LG化学,预计今年在中国投资5亿美元,将南京厂的产能扩张1倍以上。

《彭博社》分析师Daixin Li认为,随着全球掀起电动汽车浪潮,宁德时代能否维持霸主地位,关键在于能否开拓中国海外市场。

宁德时代也早已放眼海外,2019年于德国设立一座电池工厂,预计将向BMW等欧洲合作伙伴供应电池,有望在2022年产出总计14 GWh的电池;去年底也传出计划在印尼投资50亿美元设厂的消息。印尼出产镍矿,这是电池的关键原料。

预期未来,曾毓群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相当乐观,他认为疫情的影响会在2021年散去,并预言2030年前电动汽车将比油车更便宜,并在204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